- 最后登录
- 2020-11-20
- 注册时间
- 2010-11-29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0551
- 精华
- 164
- 帖子
- 1965
  
|
(2207, 12, 977, 1, 'yujialin', 3, '祖居万春堂纪事--作者:yu_yao 发表时间:2003/04/13 10:03', 1213765228, 'http://club.xilu.com/yy22/msgview-893041-17.html\r\n俞源古建筑以宋、元、明、清四朝古屋为主。祖居万春堂(下)为俞林檀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共61间,2663平方。现保存“万春堂”、“惠及行旅”、“急公好义”匾额。大厅二柱柱头下前方嵌有木雕日月星神佛像,出面柱角梁均有精细雕刻。俞林檀第六代俞经绶是三十年代著名的画家,特别是画兰形态逼真,千姿百态,他也是裱画、雕花灯、糊风筝、扮台阁的行家,所以,村里人又称此屋为“画家厅”。 \r\n \r\n 作为俞林檀第九代子孙的我,对祖居的所知也仅限于父辈的闲聊谈资,以及《武川备考》、旅游景点介绍上的一些资料。父亲少小离家到了县城,我十七岁那年才回到俞源,与祖居有了第一次“肌肤相亲”。 \r\n \r\n 太祖父俞经绶擅长画兰,他画的兰花风清骨秀,以淡雅为主,线条舒展流畅。从父亲仅存的几幅画中可以看出太祖父画挥笔泼墨之时的闲情。太祖母董氏是典型的江南女子,额头光洁如水洗的卵石,颧骨有点儿高,但丝毫不影响她的漂亮和精致。太祖父凝视太祖母的目光是柔柔的,而这种柔情也便体现在他笔下那舒展的线条中。太祖父名下只有祖父祖芳一子。董氏年少丧夫,亲祖父俞樟堂与经绶为同辈仲伯。樟堂年轻时好赌,且逢赌必赢,他赢得的银子盛不下家中所有的抽屉和容器。他在自己购置的五间一大院的房子里得子祖芳,二十九岁便含笑而逝。那时祖芳只有三岁。董氏带着祖芳改嫁给经绶。太祖父一直很钟爱年小的父亲,他让祖父继承了樟堂的家产,而让我父亲继承了他自己留下的部分产业。 \r\n \r\n 祖芳祖父自尽于文革时期。他是几代人中经历磨难最多的一个。他十几岁就到县城自家的染坊做事。冬日结着冰的河埠头边,年少的祖父手上生满了冻疮,肿得发红发亮。他漂洗着总也洗不完的布料,经常一边洗一边用手背擦着眼泪。他后来就是走进那条他流过泪的河里,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他潜心经营的染坊在一夜之间被抄得精光,他眼睁睁地看着经过太多的苦而营造的辉煌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倒下的不仅仅只是那家染坊,倒下的还有他的信念。这是历史的错。可是历史看不到当时它自己的错。所以只能怪祖父自己了。我从没见过祖父,只见过他的遗照,他是那种很英俊的男人。 \r\n \r\n 祖辈的阴影一直困扰着父亲的年轻时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父亲丧失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在衢二中求学的父亲品学兼优,三年连任班长兼团支书,他的成绩列整个地区第二名。可是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他在政审中摔了一个不小的跟斗。在经历过很多坎坷以后的父亲,现在已经老了。在近十年来,他疯狂地爱上了根雕艺术。 \r\n \r\n 父亲的树根情结源于万春堂的一件绝美的根雕作品。那是太祖父经绶用他的兰画跟另一家财主交换而得。那个根雕黑如墨,却不是用漆漆就的,它通体鉴亮又不像漆质的光泽,它的造型奇异,没有一点人工雕凿的痕迹,昭示着一种最原始最自然的生命本真。神似而形不似这本身就是根雕作品追求的境界,它的脱俗和超逸一直萦绕着父亲年少的记忆,以至于父亲人到中年以后居然开始潜心于根雕制作。父亲的一刻一凿都凝聚着他年少时太祖父对他的关爱和呵护,父亲的目光总是伸得很远很远,他的想象力在自由的空间发挥着淋漓尽致。在一个极普通的树根上,父亲寻求的也许就是一种纯朴生命的最美。 \r\n \r\n 在以前几年里,父亲都是利用下班的空余时间做根雕。因为本地是山区县,可以找到较好的根雕素材。父亲花在寻找树根上的功夫太多了,寻找的过程也很累。有时候,他骑着自行车到附近二三十里远的的山里找,翻过很多山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中意的树根,欣喜之外又有些无奈,暮色已临,附近没有农家和村民,找不到一个可以帮忙的人。当他挖出树根,绑上自行车的后座骑着回到县城时,城内已万家灯火!母亲热了又热的饭菜已经没有原来诱人的色香味了,父亲却吃得很香。他一边吃,一边细细地翻看着他相中的树根。 \r\n \r\n 父亲有不少作品获奖,其中有三件作品获浙江省根雕作品金质奖。今年春上,中国文联等几个单位举办根艺展览。父亲苦于没有长假参加展会,他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办理了内退手续。父亲携着三四件作品千里迢迢赶赴京城,可是却失望而返。不是父亲的作品不好,他到达展区的第一天,一位展览经办人告诉父亲说他很喜欢其中的一件,希望展后能留下并且他会算一点路费给我父亲,至于奖项他要我父亲不用愁。和父亲同去的一位老乡因为送了一件作品而由原先的铜奖改获银奖。但父亲没有那么做,他对着那个贬值的铜奖叹了口气。艺术本身没有私心,只是搞艺术的某些人有了私心罢了。父亲做根雕原本不是为了生存的温饱,他对根雕制作的疯狂只是源于年少的记忆,或者是一种特殊的爱好。父亲始终是一个老实人,他从不违背正直而朴实的生活原则。在这许多价值观需要重新审视的年代,父亲,我还是会为你骄傲的! \r\n \r\n 作为第九代的我和弟弟这一辈,平平常常,好象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可以记载。也许是遗传基因与我们擦肩而过,傲然地无视于我这一代人的存在,所以我等只好望古人寻些旧时的辉煌了。', '122.88.27.80', 0, 0, 1, 0, 0, -1, 0, 0, 0, 0,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