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論壇 著作研究 原创地带 '关于“七星联谱”-'知俞先生'
查看: 4295|回复: 0
go

'关于“七星联谱”-'知俞先生'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21: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320, 37, 192, 1, '知俞先生', 11, '关于“七星联谱”', 1198146027, '《次坞俞氏》记载了“七星图谱”;“于氏七星图谱序”;“七星遗事、图像”;“七星联谱奏状”等珍贵史料,反映了宋宝庆年间发生的一件于、俞、余三姓联谱的大事。\r\n宋理宗时宝庆年,公元1228年,皇帝是赵昀,朝廷发生了一件谁也羡慕的七星联谱的大事,首先由新科状元余复奏请皇上“请正家牒”。因为当时在朝的于、余、俞七名大臣有萧山的六世祖观察使于帝臣、暨阳九世祖工部左侍郎于泾;龙游六世祖左丞相余瑞礼、七世祖状元余复;新昌七世祖安抚使俞贤;山阴七世祖翰林院修撰俞亨宗;会稽七世祖右文殿修撰俞元贞七人同朝为官,都是文隽公于伟才的后裔。其中以左丞相余瑞礼地位最高。\r\n错就错在余复的奏章,把新昌俞贤、山阴俞亨宗、会稽俞元贞乱点了鸳鸯谱。\r\n原来大唐天祐三年(公元903年),五季之乱,一日浦江县荆花园中之紫荆花突然枯萎,小一公于伟才恐遭奸臣所害,连夜写《分荆堂》,一式三份,分于三子。长子孟仁 (三一公),姓于字德性,迁至萧山十一都路下院路上,大坞荆花园。次子仲仁,改姓余,字德声,迁至龙游冷水定居。三子季仁,改姓俞,字德音,迁至越治(今浙江绍兴)。分为于、余、俞三姓,子孙千百万世,须拿出《分荆堂》记,才能认亲兄弟。\r\n理宗赵昀,宋代第十四位皇帝。理宗以一介平民的身份,18岁被丞相史弥远带到京城,未及两年就登上了帝位,其经历不可不谓奇特。理宗在位41年,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前10年在史弥远的控制下,无所作为;史弥远死后,理宗亲政,在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人称端平更化\r\n这一年理宗赵昀娶了皇后。看了余复的奏章,一时高兴,做了三件事。第一,御赐七星联谱,并绘七星图谱;第二,对七星中职务最高的左丞相余瑞礼、由翰林徐公信绘象制图,御制象赞。亲自题词“宋光宗皇帝御赠制左丞相郇国公像赞”,吟咏传赞,以纪其盛;第三,命资政殿大学士吴潜作“于氏七星图谱序。何等的荣耀,何等的恩宠。\r\n政殿大学士吴潜,是宁国人,文笔俱佳,在“于氏七星图谱序说:“请余叙谱之由,余阅其谱。例多仿汉史年表,以史为经、以人为纬,皆详备录之,有源焉,有委焉,井然有序而不紊”。看来大学士吴潜是下了一番功夫,看了于氏谱牒,证明“井然有序而不紊”。吴潜指鹿为马,完全是为了迎合皇帝理宗赵昀旨意。\r\n于是宰相谢申甫、资政殿大学生魏公了、秘阁修撰汪公纲、枢秘编修姚公宽等一班阁僚纷纷写诗献词,共庆其盛。\r\n皇帝是一时兴起,朝廷也沸沸扬扬。可当事人俞贤、俞亨宗、俞元贞却是高兴不起来。尤其对资政殿大学士吴潜,在“于氏七星图谱序称“人能谨家牒,而不能忘先者,孝之大也。”“三于七君子,岂非能亢其宗而子孙乎”。这句话特别反感,有强迫他们接受七星联谱的意思,否则就是“岂非能亢其宗而子孙乎”。\r\n于伟才恐遭奸臣所害,连夜写《分荆堂》,分为于、余、俞三姓时(903年),六世祖俞稠与任剡县令的长子俞珣已经隐居在剡东五峰岭下骑龙斩关(今新昌县属)。至俞珣已经七世了,那时浦江于伟才的小儿子三三公俞季仁,刚刚改姓,也许还在赴越治的路上。而次坞俞氏三一公于孟仁的后裔还没有改姓为俞了。时序搞错了。这是第一大错。\r\n而在“七星图谱”里,把新昌俞贤、山阴俞亨宗、会稽俞元贞都成为归成浦江文隽公于伟才的后裔。暨三三公俞季仁的后裔-七世祖,祖系也搞乱了。这是第二个大错。\r\n如果不接受皇帝赵昀的 “七星联谱”,那是违抗君命,仕途不讲,砍头也有可能。如果接受联谱,等于叛祖弃孝,也是罪名。而赵昀正在高兴份上,也不敢泼冷水,还是保命要紧。于是默认了。\r\n新科状元余复年轻,可能对家谱不太熟悉,但是他的老子龙游六世祖左丞相余瑞礼应该是清楚的。但在皇帝亲自题词“宋光宗皇帝御赠制左丞相郇国公像赞”后,在极大的恩宠荣耀面前,如果他说明白了,就犯有欺君之罪,也是要杀头的。只能沉默是金了。\r\n俞亨宗明明是十六始祖,但在“七星联谱”里,他的辈份一下子升到七世祖,只比五峰俞氏的开山鼻祖俞稠小一辈。和俞珫、俞玢、俞玗四大门派的始祖平起平坐,真是一笔糊涂帐。所以“七星联谱”说到底是是宋理宗赵昀的拉郎配。。因为在皇帝的主持下联谱,俞贤、俞亨宗、俞元贞也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所以俞亨宗等人以下后裔的宗谱里是绝口不谈“七星联谱”。而次坞俞氏后人谱里,“七星联谱”往往放在显耀的位置。两家态度是南辕北辙。\r\n当时南宋皇朝,只有半壁江山,宋理宗赵昀知道江南士大夫的力量,他要依靠他们、笼络他们。所以“七星联谱”是出于宋理宗赵昀的旨意。把江南的士大夫联合起来,争取他们的支持,来牵制丞相史弥远大权独揽的局面,这里,赵昀还是有点政治目的的。但是有一点,找个后爸是容易的,另找个祖宗是难上加难的。即使俞亨宗等人沉默了,但他的后人还是难以接受的。\r\n皇帝的权威,能改变江山、改变自然,改变人的命运,能改变一切。但是无法改变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祖宗概念。\r\n', '58.247.249.216', 0, 0, 0, 0, 0, -1, 0, 0, 0, 0, 0),
为俞之道,漫漫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02:59 , Processed in 0.0928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