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 40, 358, 0, '知俞先生', 11, '', 1199672910, '五峰俞氏、婺源俞氏、九郎溪俞氏、福清俞氏,我在《俞氏通论》里面就提到,他们是共同的祖先是俞纵:\r\n“婺源俞氏称:开宗始祖俞植是俞纵第十六代孙,唐乾符二年(879),黄巢起义,渡江掠饶携家从宣城逃歙邑全村均姓黄墩村才躲过劫难。他们是俞纵的直系后裔。 新昌五峰俞氏引以为荣的马岙金字谱的第二部分为图象,共十一幅,画的是俞卿候东汉广陵王之子;晋将军俞纵御史;安州太守及五峰俞氏一至七始祖的象。五峰俞氏也把晋将军俞纵列为他们的先祖。 五峰俞氏的支派明派鄞州古林俞氏,他们的家谱记载祖先“原在河北省河间郡,东晋末年(317-322),时任征西大将军的俞纵,跟随晋元帝来到新安”。 而在九郎溪俞氏宗谱(清俞汉渠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序刊本,他们的谱系是属于“河南洛阳世系;第一世俞纵字允高,显忠成帝三年戊子五月征苏竣之乱,公力战死,封征西大将军”。 这样婺源俞氏、五峰俞氏、仙居俞氏都是俞纵的后裔” 而福清俞氏,我是这样讲的:“自俞跗以下,历史跨越了三千年,现在可以追溯的高祖是东晋时的工部尚书俞道成,而东晋是从公元317年至公元420年,有一百年的跨度”。“俞道成的后裔是唐朝武则天时代的,敢于直谏武则天,说“不”的大臣俞文俊”。“福清俞氏的路线图:是黄帝时代的医官俞跗(公元前4700年)--东晋大将军俞纵――东晋工部尚书俞道成(公元317-420年)――唐朝中期的俞文俊(公元690年)”。 俞湘钦文章的贡献在于第一次把五峰俞氏的谱系和婺源俞氏的谱系已经连接上了。 下一步就应该把九郎溪俞氏和福清俞氏的谱系连接上。一旦连接上了,婺源俞氏、五峰俞氏、九郎溪俞氏和福清俞氏就具备了统谱的条件。 如果能统谱,那是俞氏历史上最值得庆贺的盛事,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盛事。万里长征现在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一步就要看这四大宗派俞氏中有识之士的坚韧不拔的努力了。 \r\n \r\n ', '58.247.249.65', 0, 0, 1, 0, 0, -1, 0, 0, 0,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