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9, 46, 504, 0, '知俞先生', 11, '走进动迁组', 1202893234, '
\r\n \r\n \r\n\r\n 知俞先生按:我来灌一篇自己专业的文章,这篇文章,在上海发表以后,点击率极高,后被各大网站转贴,既然可以灌水了,就拿到宗亲目前显显丑。\r\n走进动迁组 “动迁组”,是上海居民对履行动拆迁工作的动拆迁专业公司的习惯性的称呼。人们在饭后茶余的频率很高的一句问候语就是“你们那里动迁组进来伐?”人们关心动迁,居住困难的居民盼望动迁。人们的心理是矛盾的,先是盼望“动迁组”,而一旦“动迁组”进来以后,转为怕“动迁组”,最后又转为恨“动迁组”。如果对“动迁组”作为一个社会窗口,进行民意调查的话,以100分为满分的话,分数绝不会超过10分, \r\n二十年以前,上海滩并不存在专业的动拆迁公司,政府在市政建设或是旧城改造而需要动拆迁时,往往是自己专门组织一个班子,从区政府或区属单位抽调一些人,冠以“某某指挥部”名义,从事动迁工作。所以居民就把这些人称为“动迁组”,一直流传至今。\r\n当然该地区的房管所由于熟悉情况,又专业对口,所以抽调的机会最多,往往上午还爬在屋顶筑漏的泥瓦师父,下午就成为动迁组的成员。当动迁结束后,依然去拿他的泥桶。有的项目干脆全部交给房管所动迁,原先一直不为人们看好的房管所,突然吃香了。\r\n随着市政建设和旧区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动拆迁的任务日益繁重,往往是一个项目结束,另一个项目又开始,这就需要有一个长期执行这项工作的专业组织,动拆迁公司就应运而生。于是各区、各办纷纷组织自己的动拆迁公司。如市级的城投。中星、上房;徐汇区的城开、黄浦区的金外滩、黄房;浦东的陆开发、浦房;闸北的北方;宝山的北翼;虹口的虹房,这些大集团都有自己的动拆迁公司。在开发区风起云涌的年代,各个开发区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动迁班子。\r\n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有动迁的地方就有红黑白。本文的目的并不是刻意贬低“动迁组”,而是带着大家走进“动迁组”,让人们熟悉、了解“动迁组”,使动迁工作始终处于动迁居民和舆论的监督之下,以更好地发挥“动迁组”的社会功能。\r\n按社会分工来说,“动迁组”属于中介企业。从事的是一种居间服务,是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一座桥梁。近期据相关部门透露,十年期间上海全市动迁面积累计四千万平方米,仅2006年全年上海动拆迁居民户数为7.65万户。。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不说这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奇迹。\r\n \r\n \r\n动拆迁公司 动拆迁公司的经济定位,是属于实行动迁业务的中介经济组织。一般一个动迁项目,\r\n下设动迁协调、裁决申报、房源调配、后勤保障、信访接待、宣传信息、财务等等多个职能部门。\r\n但它行政职能定位又像准执法组织,因为它执行的是代表国家依法收回国有土地的执法任务。实施动拆迁任务。\r\n动迁组”的定位是模糊的。它具有“双面人”的特征。在实施动拆迁时,它是政府的代表,依法执行国有土地回收任务;一旦出现和居民的矛盾或者发生重大事故时,它又变成经济组织,为政府承担责任和后果。两顶帽子,看需要,随时变换。\r\n现在“动迁组”和城管最容易成为社会的热点,稍微有一点动向,立即成为舆论和论坛口诛笔伐的对象,象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尽管对动迁的报道,是严格受到新闻的管制,主流媒体是绝对不会报道动迁的阴暗面的,要报道也是“舍小家,为大家”这类言不由衷的口号式的新闻。\r\n城管最典型的事件是湖北天门城管无故暴力打死路过拍照的市民魏文华。\r\n而动迁最典型的事件是2005年上海城开住宅安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孙勤、员工王长坤在乌鲁木齐中路179弄62号麦琪里动拆迁基地实施放火,导致两被动迁居民死亡。\r\n在2005年全中国都在关注二个和动迁有关的刑事案件,一个是上海的麦琪里动拆迁基地纵火案,一起是哈尔滨出现的以廉博伟为首的黑社会组织\r\n这二起事件都震惊全国,引起高层的的关注。使城管和“动迁组”声名狼藉,在麦琪里动拆迁基地实施放火后,甚至有偏激的网民,直言把 “动迁组”看成是“类黑社会组织”显然是偏失公正的。\r\n据报载:“麦琪里动拆迁基地自2002年6月开始动迁以来,这一地块上的居民与动迁公司之间的关系一直很紧张,矛盾重重。动迁居民经常遭遇砸门窗、堵锁眼、撬楼板、掀屋顶瓦片、断水断电等寻衅行为。该基地还曾发生过动迁组、拆房队将动迁居民打伤的情况。知情人士说,惨案的发生只是迟早的事,祸根其实早就种下。上海城开住宅安置有限公司竟成立所谓的“动迁应急小组”,实质上就是动迁居民所称的“打手别动队”,陆培德正是组长。2004年10月,“动迁应急小组”曾将被焚烧的动迁户朱某等人打伤”。\r\n真理多走一步,就会成为缪论,应该说,这个时期的“动迁组”实际上是经常走在临界边缘线上,多走一步,就走黑了,就要跌下万丈深渊。象上海城开住宅安置有限公司的所作所为,“动迁居民经常遭遇砸门窗、堵锁眼、撬楼板、掀屋顶瓦片、断水断电等寻衅行为”;成立“打手别动队”,已经具有黑社会的典型特征。\r\n2005年8月2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以放火罪判处原上海城开住宅安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孙勤、员工王长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放火罪判处该公司另一员工陆培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r\n应该说,当初杨孙勤等人并没有杀人的故意,纵火的目的是出于“吓吓动迁居民”,结果导致两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但其造成的恶劣的社会影响,至今远远没有消除。\r\n而哈尔滨出现的以廉博伟为首的黑社会组织,1999年末至2000年初,为抢夺哈尔滨市呼兰区革志、顺达、金街小区的拆迁权,杀人越货、把动迁成为牟取暴利的工具。 “黑社会老大”廉博伟被黑龙江省林业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在2005年12月30日被执行死刑。\r\n那时被动迁居民的腰板子似乎硬了许多,如果和“动迁组”发生矛盾,就狠狠甩出一句话:“你有胆到我家也放一把火”!往往是对方无言以答。\r\n为何替政府实施动迁业务的经济组织会走到如此极端呢?根本的原因是暴利的驱使。\r\n以前的和现在的动拆迁公司是国有资产完全控股的经济组织,但是有几年时间,国退民进,私人纷纷入股动拆迁公司,这个时期的动拆迁公司丑闻不断,成为制造社会矛盾的焦点。\r\n如果说80年代和90年代的前几年,虽然动拆迁补偿的待遇并不是很高,但是总的来说,对居民还是比较一碗水端平,即使有差异,但不会拉得很大,虽然心里有意见,但见左邻右舍待遇差不多,气也就少了。这个时期的动拆迁公司都是国有资产控股,即使盈利很大,也不会落到自己的口袋,最多是多拿一点奖金。所以没有必要去狠心压诈动迁居民。\r\n但是90年代后期,情况发生变化,国退民进,私人资本开始进入动拆迁公司。能入股的人当然是原来动拆迁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这些私人资本又搀合了权力资本。使得动拆迁公司成为官商合办的经济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r\n最大的影响因素仍是受到各级地方政府自利行为的驱使。从目前来看,土地资源掌握在各级地方政府手中,而它们又偏好于城市建设的“造城”运动。\r\n挤破了“动迁组”私人资本的魔力是无穷的,动拆迁公司的经营方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取得的项目,往往是包干制,即把动迁基地的居民户数、人口、面积进行测算,得出一个总的拆迁成本,去和拆迁人谈判。在总的动迁成本之下,动拆迁公司是盈亏自负。而拆迁人也乐于这样操作,\r\n因为拆迁费是承包的,拆迁公司只有通过压缩拆迁成本才能获利。所以,他们往往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压缩拆迁成本。 麦其里惨案,是一场疯狂的掠夺与被掠夺之间的斗争的必然结果。\r\n这个时期是动拆迁公司最黑暗的时期,动迁居民被疯狂的欺诈和掠夺。也是居民上访、投诉最多的时期。上海城开住宅安置有限公司麦琪里纵火案里的主犯杨孙勤就是这家公司的副总,它拥有公司的10%的股份。那么其他人呢?\r\n2007年12月27日,上海市检察院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房屋动拆迁已经成为该市职务犯罪的“重灾区”。为此,检察机关呼吁加强对动拆迁单位“一把手”权力运作的监控。上海市检察院新闻发言人称,权钱交易是职务犯罪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为此,上海市检察机关近年来与各级纪委监察部门联手,针对动迁案件中暴露出的对单位“一把手”监督缺位乏力,致使“一把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职务犯罪等案件时有发生的情况,积极探索建立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把对“一把手”的监督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r\n动拆迁公司往往是职务犯罪的多发部门,贪污、受贿、行贿屡见不鲜。某动拆迁公司伪造动迁协议,存档的动迁协议和居民手中的动迁协议是阴阳版本。而居民手中协议的补偿金额远远低于动迁公司的存档协议。大量居民动迁补偿款项落入私人腰包。\r\n他们贪污几十万资金,只要伪造一份动迁协议,其犯罪成本为零,而动迁居民是鸟飞兽散,几乎没有核实、查证的可能。而这仅仅是捞钱的许多手法的一种。\r\n原上海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副局长的殷国元,以前一直分管土地事务,从2002年起,分管全市的动拆迁工作。从上海“土地王”成为上海的“动迁王”。去年终于落马,2008年1月25日上海市一分检指控称,殷国元受贿3671万元,另有812万元财产来源不明。现案件正在审理之中。\r\n现年50岁的康慧军,2004年为浦东新区副区长,同时担任“金桥出口加工区”党工委书记。此前,他曾长期担任有“浦东地主”之称的陆家嘴(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上市公司陆家嘴的董事、董事长,主掌浦东CBD陆家嘴地区的土地交易达六年之久。而其担任副区长后,分管的金桥地区因区位优越,土地资源丰厚,亦被誉为“浦东新地主”。 这个“新地主”掌管 “陆开发”旗下拥有的,号称全国规模最大的动拆迁公司-陆开发动拆迁公司。他利用职务之便,低价购买24套楼房进行炒作谋利,所涉及房源多为“豪宅”一级,其中16套在其妻王某名下,已卖出8套,获利1600万元。
\r\n上海市松江工业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动迁科原科长何勇龙受贿案,亦被作为“典型”在全国通报。 何勇龙动迁受贿87.5万 2007年10月,该案件已经结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判处何勇龙有期徒刑9年。\r\n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在房屋拆除工作中共查处行贿受贿等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1起,其中案值最高的达30余万元。某镇动迁办原副主任冯某,利用负责房屋拆除管理工作的职务便利,在组织拆除动拆迁企业厂房和农户住宅的业务活动中,多次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18万元。\r\n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结合查办某房屋动拆迁公司原总经理吴某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动拆迂户信息资料和虚构动迁居民信息,侵吞巨额国有资产的贪污案件,经过对区属房屋动拆迁市场的调研,发现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对动拆迁户数的审查复核制度不严,对动拆迁补偿款发放缺乏监督机制。\r\n麦琪里纵火案和在动迁领域查处的犯罪事实,的烂疮。使得政府的高层开始重视“动迁组”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r\n2007年12月27日,上海市检察院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房屋动拆迁已经成为该市职务犯罪的“重灾区”。为此,检察机关呼吁加强对动拆迁单位“一把手”权力运作的监控。\r\n “黑社会老大”廉博伟被黑龙江省林业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处以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两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10.6万元\r\n最大的影响因素仍是受到各级地方政府自利行为的驱使。从目前来看,土地资源掌握在各级地方政府手中,而它们又偏好于城市建设的“造城”运动\r\n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在查案的同时,已会同区监委、房地局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分析案发原因,寻找预防对策,形成了《房屋拆除管理环节职务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及对策》调研报告。\r\n 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在房屋拆除工作中共查处行贿受贿等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1起,其中案值最高的达30余万元。某镇动迁办原副主任冯某,利用负责房屋拆除管理工作的职务便利,在组织拆除动拆迁企业厂房和农户住宅的业务活动中,多次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18万元。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结合查办某房屋动拆迁公司原总经理吴某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动拆迂户信息资料和虚构动迁居民信息,侵吞巨额国有资产的贪污案件,经过对区属房屋动拆迁市场的调研,发现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对动拆迁户数的审查复核制度不严,对动拆迁补偿款发放缺乏监督机制。\r\n 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在查案的同时,已会同区监委、房地局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分析案发原因,寻找预防对策,形成了《房屋拆除管理环节职务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及对策》调研报告。\r\n虹口区检察院也与区纪委联合形成了《动拆迁环节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及防范建议》的调研报告,签署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对我区动拆迁补偿款加强审核监管的若干意见》。\r\n上海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在对动迁公司资格验证时,明确规定动拆迁公司的所有私人股本、民营企业的股本必须全部限期退出,否则撤销动拆迁资格。所有动迁公司必须完全国有,绝对不能允许个人持股\r\n上海徐汇区政府29日宣布,这个区将在上海率先开始实施一项动拆迁资金分户管理制度,动迁公司的劳务费与动迁居民的安置费分成两个资金账户进行管理,动迁企业不必挖空心思地去节省动迁费,省下再多的动迁费,企业也拿不到一分钱,以此“让企业在居民的动迁利益面前死了那份心”。\r\n现在“动迁组”是按动迁的面积、动迁的户数、动迁的进度领取作为中介公司职能的的酬劳。使他们无法再侵占居民的利益。2005年世博大动迁时,“动迁组”的正面形象开始有所恢复,但是“动迁组”的所作所为在老百姓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这就造成现在的动迁难度的一个原因。\r\n是否能说,在动迁中腐败,在腐败中动迁,已经走到了终点?\r\n“动迁组“的老法师 “动迁组”刚成立的时候,股东都是政府的各部门及其控股的国资公司。其注册资金是100%的国资,其组成人员是上级任命的,其员工都是原来的人马,这些人都是在编的。享受优厚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并不亚于电力、电讯职工。人人都是小车阶级,从宝马开始,最不济的,也有一辆桑3000,但是最多的,还是本田,想想也有道理,“动迁组”如果有八字的话,应是“土”为首,“田”即土,不是为了土地,何须“动迁组”?\r\n“动迁组”在编人数并不多,除了业务以外,大多数是从事内勤、财务、档案的人员。这批人是动迁组的核心,他们可能曾经拥有公司的股份,是利益把他们捆绑在一起。他们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共进共退。反腐败,如果想在他们身上打开缺口是很困难的。他们在动迁公司时间越长,淌的混水就越深。\r\n一旦一个大的动迁项目开始以后,就向社会招兵买马,这批人大都是下岗、待业人员。他们也有自己的圈子,外人轻易不能进入,平时混迹在棋牌室、舞厅,一旦有任务可是一呼百应,立马能拉出一支强大的动迁队伍。而且这批人都有拆迁上岗证书。\r\n当你走进拆迁基地的动迁办公场所,动迁工作人员的着装、仪表、谈吐的确是不敢恭维,岂不知,动迁居民和“动迁组”人员在第一次见面时,双方都是在互相考量对方。应该说,目前上海动迁组人员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是很低的。\r\n说起上岗证书,要考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是从事职业许可门槛最低的一种。一般来说,只要有小学毕业程度,加上你的社会阅历,基本都能过关。一是题目非常容易,简直是居民普法的题目。第二是监考人都是开一眼的,闭一眼,因为都知道下岗工人出来混一口饭吃吃,并不是十分认真。第三,可能大部分考题,事先已经泄漏,大家在背了。\r\n但并不是每个动迁人员都有上岗证书,有上岗证书的是职业动迁人员,他们往往身经百战,依此谋生。虽然文化不高,但对动迁政策倒背如流,心算能力特别强,可以把动迁居民的分配房屋的面积、安置款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毫不差。没有上岗证书的 大多是动迁公司头头的“皇亲国戚”,什么大舅、小姨,外甥、表兄,对业务是一窍不通,但是背景很硬、来头很大,无证的对有证的相互戒备,相互牵制。。\r\n有上岗证书的和没有上岗证书的搭配安排成一对,免得居民投诉。一对人员基本动迁户数是十六户左右。\r\n现在在搞动迁工作的人员,除了大组长以上是有编制的,一般都是临时招聘的,项目完成就走人。但大多数是不会等到动迁完了就要走了。因为这个过程随着动迁居民的减少,动迁人员也在陆陆续续走人。最后,剩下的“老大难”和“钉子户”,合并成几个组,组织精兵强将进行攻关,这时,临时招聘人员中,除了业务能力特强的,很少有人能留下。\r\n他们是打一枪换个地方,今天胸前挂着是A动迁公司的胸牌,明天也许出现在B动迁公司的动迁基地。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临时动迁人员,一年时间能接到参加一个项目,时间大致在三、四个月左右,基本工资加奖金,那么,一个家庭的一年基本开支也就有了。\r\n临时编制的动迁人员,大多数年龄都在四十以上,文化程度并不高,基本都是初中文化,少数是高中。但是可千万不能小看他们,他们个个是“人精”,能说会道,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社会心理学知识;他们既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也不怕你大呼小叫,以暴力威胁。\r\n对动迁居民,只要眼睛瞄一下,几句话一聊,就大致可以判断自己工作对象的难度,只要他把自己负责动迁的居民全部见过一面,大致什么时候可以完成任务,心里已经有底了。\r\n“在我手中动迁的什么人都有,刑满释放的和公交车的扒手;赌棍和吸毒的;妓女和同性恋;酒鬼和性癖,什么人没见过?”“动迁组”的老法师不无自豪地对我说。\r\n几次交谈以后,他会把居民的状况了解得一清二楚,早已掌握了居民心理的最簿弱环节。会充分利用居民家庭的矛盾、邻里矛盾,找到攻坚的突破口。这些功夫,不是一般大学生、硕士、博士能掌握的。他们学历很高,知识渊博,但社会阅历、社会经历是不能和这些动迁“老法师”相比的。所以在上海“动迁组”和居民打交道的第一线,绝无他们的踪迹。\r\n动迁组的“老法师”涵养极好,沉得住气,绝对不会和动迁居民发生公开的争吵。但是“阴功”也佳,惹他气极的事,也不会放在脸上。但是几天以后,动迁居民发现锁眼给牙签塞住了,配电箱里的插铅丝不见了,或者大门拉手涂满了大粪。但是近几年,这类恶作剧的事,也绝迹了。\r\n真正给你造成损失的,并不是这类恶作剧。“动迁组”根据进度,往往会在一定的阶段调整和放宽政策。墙上贴到是一回事,内部掌握的又是一回事,他不把政策调整的事透露给你,给你还是按老的办法算帐,即使吃亏了也一无所知。有二个邻居的住房、面积和人口条件相仿,但是最终的补偿却是天壤之别,可以相差十几万,而且一点没有违反“动迁组”的规定,这就是老法师发“阴功”的结果,所以和“动迁组”的工作人员打交道,既不能太热,也没有必要在人格上去伤害他们。这是“文斗”。\r\n以前还有“武斗”,就是用暴力“教训”动迁居民的现象,但是一般工作人员是不会插手的,起码要动迁基地的项目负责人以上的才能决定,打手是拆房队的民工和别的地区地痞流氓,来无踪,去无影,打了也是白打。你肯定报警,但是警察迟迟不来,来了,已经是菜凉了。麦琪里动迁组和动迁居民的“武斗”是出名的。\r\n教训不教训某人,是要有策划的,要有杀鸡训猴、震一惊百的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法制的进步,这类现象已经基本没有了。但给居民留下根深蒂固的坏影响是难以抹杀的。\r\n那些“动迁组”的老法师给我讲,他们也有怕的人,倒不是地区的地痞流氓,也不是贵官达人,地痞流氓早有上层通过小恩小惠和更大的流氓来摆平;贵官达人则由老总一级进行公关,不用他们插手。这也是一种交易,平时要送钱还不容易,现在借动迁的东风,人情自然不薄,而且再多也不怕,都是“有正常来历的合法收入”。利用动迁洗钱,恐怕也算是一个发明。\r\n“闹得再凶的人其实容易对付”,老法师最头疼的是“很阴”的人:“彬彬有礼,不吵不闹,就是不开口,临近动迁尾声,还不知道他到底是要货币补偿屋补偿,这才是高手”。', '58.246.237.155', 0, 0, 1, 0, 0, -1, 0, 1, 0, 0, 0);INSERT INTO `Forum_cdb_posts` (`pid`, `fid`, `tid`, `first`, `author`, `authorid`, `subject`, `dateline`, `message`, `useip`, `invisible`, `anonymous`, `usesig`, `htmlon`, `bbcodeoff`, `smileyoff`, `parseurloff`, `attachment`, `rate`, `ratetimes`, `status`) VALUES (1320, 46, 507, 1, '知俞先生', 11, '走进”动迁组“', 1202896132, '知俞先生按:走进”动迁组“,是我在上个月完成的绌作,既然可以灌水,也就凑热闹了,这篇帖子在社会上反响很大,点击率很高,转贴也很多,现在放到宗亲面前显显丑。 走进“动迁组” “动迁组”,是上海居民对履行动拆迁工作的动拆迁专业公司的习惯性的称呼。人们在饭后茶余的频率很高的一句问候语就是“你们那里动迁组进来伐?”人们关心动迁,居住困难的居民盼望动迁。人们的心理是矛盾的,先是盼望“动迁组”,而一旦“动迁组”进来以后,转为怕“动迁组”,最后又转为恨“动迁组”。\r\n如果对“动迁组”作为一个社会窗口,进行民意调查的话,以100分为满分的话,分数绝不会超过10分, 二十年以前,上海滩并不存在专业的动拆迁公司,政府在市政建设或是旧城改造而需要动拆迁时,往往是自己专门组织一个班子,从区政府或区属单位抽调一些人,冠以“某某指挥部”名义,从事动迁工作。所以居民就把这些人称为“动迁组”,一直流传至今。\r\n“动迁组的今生前世 当然该地区的房管所由于熟悉情况,又专业对口,所以抽调的机会最多,往往上午还爬在屋顶筑漏的泥瓦师父,下午就成为动迁组的成员。当动迁结束后,依然去拿他的泥桶。有的项目干脆全部交给房管所动迁,原先一直不为人们看好的房管所,突然吃香了。\r\n随着市政建设和旧区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动拆迁的任务日益繁重,往往是一个项目结束,另一个项目又开始,这就需要有一个长期执行这项工作的专业组织,动拆迁公司就应运而生。于是各区、各办纷纷组织自己的动拆迁公司。如市级的城投。中星、上房;徐汇区的城开、黄浦区的金外滩、黄房;浦东的陆开发、浦房;闸北的北方;宝山的北翼;虹口的虹房,这些大集团都有自己的动拆迁公司。在开发区风起云涌的年代,各个开发区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动迁班子。\r\n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有动迁的地方就有红黑白。本文的目的并不是刻意贬低“动迁组”,而是带着大家走进“动迁组”,让人们熟悉、了解“动迁组”,使动迁工作始终处于动迁居民和舆论的监督之下,以更好地发挥“动迁组”的社会功能。\r\n按社会分工来说,“动迁组”属于中介企业。从事的是一种居间服务,是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一座桥梁。近期据相关部门透露,十年期间上海全市动迁面积累计四千万平方米,仅2006年全年上海动拆迁居民户数为7.65万户。。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不说这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动拆迁公司动拆迁公司的经济定位,是属于实行动迁业务的中介经济组织。一般一个动迁项目, 下设动迁协调、裁决申报、房源调配、后勤保障、信访接待、宣传信息、财务等等多个职能部门。但它行政职能定位又像准执法组织,因为它执行的是代表国家依法收回国有土地的执法任务。实施动拆迁任务。动迁组”的定位是模糊的。它具有“双面人”的特征。在实施动拆迁时,它是政府的代表,依法执行国有土地回收任务;一旦出现和居民的矛盾或者发生重大事故时,它又变成经济组织,为政府承担责任和后果。两顶帽子,看需要,随时变换。\r\n现在“动迁组”和城管最容易成为社会的热点,稍微有一点动向,立即成为舆论和论坛口诛笔伐的对象,象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尽管对动迁的报道,是严格受到新闻的管制,主流媒体是绝对不会报道动迁的阴暗面的,要报道也是“舍小家,为大家”这类言不由衷的口号式的新闻。\r\n城管最典型的事件是湖北天门城管无故暴力打死路过拍照的市民魏文华。\r\n而动迁最典型的事件是2005年上海城开住宅安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孙勤、员工王长坤在乌鲁木齐中路179弄62号麦琪里动拆迁基地实施放火,导致两被动迁居民死亡。\r\n在2005年全中国都在关注二个和动迁有关的刑事案件,一个是上海的麦琪里动拆迁基地纵火案,一起是哈尔滨出现的以廉博伟为首的黑社会组织这二起事件都震惊全国,引起高层的的关注。\r\n使城管和“动迁组”声名狼藉,在麦琪里动拆迁基地实施放火后,甚至有偏激的网民,直言把 “动迁组”看成是“类黑社会组织”显然是偏失公正的。据报载:“麦琪里动拆迁基地自2002年6月开始动迁以来,这一地块上的居民与动迁公司之间的关系一直很紧张,矛盾重重。动迁居民经常遭遇砸门窗、堵锁眼、撬楼板、掀屋顶瓦片、断水断电等寻衅行为。该基地还曾发生过动迁组、拆房队将动迁居民打伤的情况。知情人士说,惨案的发生只是迟早的事,祸根其实早就种下。上海城开住宅安置有限公司竟成立所谓的“动迁应急小组”,实质上就是动迁居民所称的“打手别动队”,陆培德正是组长。\r\n2004年10月,“动迁应急小组”曾将被焚烧的动迁户朱某等人打伤”。真理多走一步,就会成为缪论,应该说,这个时期的“动迁组”实际上是经常走在临界边缘线上,多走一步,就走黑了,就要跌下万丈深渊。象上海城开住宅安置有限公司的所作所为,“动迁居民经常遭遇砸门窗、堵锁眼、撬楼板、掀屋顶瓦片、断水断电等寻衅行为”;成立“打手别动队”,已经具有黑社会的典型特征。 \r\n2005年8月2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以放火罪判处原上海城开住宅安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孙勤、员工王长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放火罪判处该公司另一员工陆培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应该说,当初杨孙勤等人并没有杀人的故意,纵火的目的是出于“吓吓动迁居民”,结果导致两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但其造成的恶劣的社会影响,至今远远没有消除。\r\n而哈尔滨出现的以廉博伟为首的黑社会组织,1999年末至2000年初,为抢夺哈尔滨市呼兰区革志、顺达、金街小区的拆迁权,杀人越货、把动迁成为牟取暴利的工具。 “黑社会老大”廉博伟被黑龙江省林业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在2005年12月30日被执行死刑。\r\n那时被动迁居民的腰板子似乎硬了许多,如果和“动迁组”发生矛盾,就狠狠甩出一句话:“你有胆到我家也放一把火”!往往是对方无言以答。\r\n为何替政府实施动迁业务的经济组织会走到如此极端呢?根本的原因是暴利的驱使。以前的和现在的动拆迁公司是国有资产完全控股的经济组织,但是有几年时间,国退民进,私人纷纷入股动拆迁公司,这个时期的动拆迁公司丑闻不断,成为制造社会矛盾的焦点。\r\n如果说80年代和90年代的前几年,虽然动拆迁补偿的待遇并不是很高,但是总的来说,对居民还是比较一碗水端平,即使有差异,但不会拉得很大,虽然心里有意见,但见左邻右舍待遇差不多,气也就少了。这个时期的动拆迁公司都是国有资产控股,即使盈利很大,也不会落到自己的口袋,最多是多拿一点奖金。所以没有必要去狠心压诈动迁居民。\r\n但是90年代后期,情况发生变化,国退民进,私人资本开始进入动拆迁公司。能入股的人当然是原来动拆迁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这些私人资本又搀合了权力资本。使得动拆迁公司成为官商合办的经济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r\n最大的影响因素仍是受到各级地方政府自利行为的驱使。从目前来看,土地资源掌握在各级地方政府手中,而它们又偏好于城市建设的“造城”运动。\r\n挤j进了“动迁组”的私人资本的魔力是无穷的,动拆迁公司的经营方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取得的项目,往往是包干制,即把动迁基地的居民户数、人口、面积进行测算,得出一个总的拆迁成本,去和拆迁人谈判。在总的动迁成本之下,动拆迁公司是盈亏自负。而拆迁人也乐于这样操作,因为拆迁费是承包的,拆迁公司只有通过压缩拆迁成本才能获利。所以,他们往往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压缩拆迁成本。 \r\n麦其里惨案,是一场疯狂的掠夺与被掠夺之间的斗争的必然结果。这个时期是动拆迁公司最黑暗的时期,动迁居民被疯狂的欺诈和掠夺。也是居民上访、投诉最多的时期。上海城开住宅安置有限公司麦琪里纵火案里的主犯杨孙勤就是这家公司的副总,它拥有公司的10%的股份。\r\n那么其他人呢? 2007年12月27日,上海市检察院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房屋动拆迁已经成为该市职务犯罪的“重灾区”。为此,检察机关呼吁加强对动拆迁单位“一把手”权力运作的监控。上海市检察院新闻发言人称,权钱交易是职务犯罪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为此,上海市检察机关近年来与各级纪委监察部门联手,针对动迁案件中暴露出的对单位“一把手”监督缺位乏力,致使“一把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职务犯罪等案件时有发生的情况,积极探索建立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把对“一把手”的监督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r\n动拆迁公司往往是职务犯罪的多发部门,贪污、受贿、行贿屡见不鲜。某动拆迁公司伪造动迁协议,存档的动迁协议和居民手中的动迁协议是阴阳版本。而居民手中协议的补偿金额远远低于动迁公司的存档协议。大量居民动迁补偿款项落入私人腰包。他们贪污几十万资金,只要伪造一份动迁协议,其犯罪成本为零,而动迁居民是鸟飞兽散,几乎没有核实、查证的可能。\r\n而这仅仅是捞钱的许多手法的一种。\r\n原上海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副局长的殷国元,以前一直分管土地事务,从2002年起,分管全市的动拆迁工作。从上海“土地王”成为上海的“动迁王”。去年终于落马,2008年1月25日上海市一分检指控称,殷国元受贿3671万元,另有812万元财产来源不明。现案件正在审理之中。\r\n现年50岁的康慧军,2004年为浦东新区副区长,同时担任“金桥出口加工区”党工委书记。此前,他曾长期担任有“浦东地主”之称的陆家嘴(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上市公司陆家嘴的董事、董事长,主掌浦东CBD陆家嘴地区的土地交易达六年之久。而其担任副区长后,分管的金桥地区因区位优越,土地资源丰厚,亦被誉为“浦东新地主”。 这个“新地主”掌管 “陆开发”旗下拥有的,号称全国规模最大的动拆迁公司-陆开发动拆迁公司。他利用职务之便,低价购买24套楼房进行炒作谋利,所涉及房源多为“豪宅”一级,其中16套在其妻王某名下,已卖出8套,获利1600万元。 \r\n上海市松江工业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动迁科原科长何勇龙受贿案,亦被作为“典型”在全国通报。 何勇龙动迁受贿87.5万 2007年10月,该案件已经结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判处何勇龙有期徒刑9年。\r\n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在房屋拆除工作中共查处行贿受贿等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1起,其中案值最高的达30余万元。某镇动迁办原副主任冯某,利用负责房屋拆除管理工作的职务便利,在组织拆除动拆迁企业厂房和农户住宅的业务活动中,多次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18万元。\r\n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结合查办某房屋动拆迁公司原总经理吴某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动拆迂户信息资料和虚构动迁居民信息,侵吞巨额国有资产的贪污案件,经过对区属房屋动拆迁市场的调研,发现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对动拆迁户数的审查复核制度不严,对动拆迁补偿款发放缺乏监督机制。\r\n麦琪里纵火案和在动迁领域查处的犯罪事实,的烂疮。使得政府的高层开始重视“动迁组”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 2007年12月27日,上海市检察院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房屋动拆迁已经成为该市职务犯罪的“重灾区”。为此,检察机关呼吁加强对动拆迁单位“一把手”权力运作的监控。 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在查案的同时,已会同区监委、房地局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分析案发原因,寻找预防对策,形成了《房屋拆除管理环节职务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及对策》调研报告。 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在查案的同时,已会同区监委、房地局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分析案发原因,寻找预防对策,形成了《房屋拆除管理环节职务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及对策》调研报告。虹口区检察院也与区纪委联合形成了《动拆迁环节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及防范建议》的调研报告,签署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对我区动拆迁补偿款加强审核监管的若干意见》。\r\n上海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在对动迁公司资格验证时,明确规定动拆迁公司的所有私人股本、民营企业的股本必须全部限期退出,否则撤销动拆迁资格。所有动迁公司必须完全国有,绝对不能允许个人持股。\r\n上海徐汇区政府29日宣布,这个区将在上海率先开始实施一项动拆迁资金分户管理制度,动迁公司的劳务费与动迁居民的安置费分成两个资金账户进行管理,动迁企业不必挖空心思地去节省动迁费,省下再多的动迁费,企业也拿不到一分钱,以此“让企业在居民的动迁利益面前死了那份心”。现在“动迁组”是按动迁的面积、动迁的户数、动迁的进度领取作为中介公司职能的的酬劳。使他们无法再侵占居民的利益。\r\n2005年世博大动迁时,“动迁组”的正面形象开始有所恢复,但是“动迁组”的所作所为在老百姓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这就造成现在的动迁难度的一个原因。是否能说,在动迁中腐败,在腐败中动迁,已经走到了终点? \r\n“动迁组“的老法师 “动迁组”刚成立的时候,股东都是政府的各部门及其控股的国资公司。其注册资金是100%的国资,其组成人员是上级任命的,其员工都是原来的人马,这些人都是在编的。享受优厚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并不亚于电力、电讯职工。人人都是小车阶级,从宝马开始,最不济的,也有一辆桑3000,但是最多的,还是本田,想想也有道理,“动迁组”如果有八字的话,应是“土”为首,“田”即土,不是为了土地,何须“动迁组”? \r\n“动迁组”在编人数并不多,除了业务以外,大多数是从事内勤、财务、档案的人员。这批人是动迁组的核心,他们可能曾经拥有公司的股份,是利益把他们捆绑在一起。他们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共进共退。反腐败,如果想在他们身上打开缺口是很困难的。他们在动迁公司时间越长,淌的混水就越深。\r\n一旦一个大的动迁项目开始以后,就向社会招兵买马,这批人大都是下岗、待业人员。他们也有自己的圈子,外人轻易不能进入,平时混迹在棋牌室、舞厅,一旦有任务可是一呼百应,立马能拉出一支强大的动迁队伍。\r\n而且这批人都有拆迁上岗证书。当你走进拆迁基地的动迁办公场所,动迁工作人员的着装、仪表、谈吐的确是不敢恭维,岂不知,动迁居民和“动迁组”人员在第一次见面时,双方都是在互相考量对方。应该说,目前上海动迁组人员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是很低的。\r\n说起上岗证书,要考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是从事职业许可门槛最低的一种。一般来说,只要有小学毕业程度,加上你的社会阅历,基本都能过关。一是题目非常容易,简直是居民普法的题目。第二是监考人都是开一眼的,闭一眼,因为都知道下岗工人出来混一口饭吃吃,并不是十分认真。第三,可能大部分考题,事先已经泄漏,大家在背了。\r\n但并不是每个动迁人员都有上岗证书,有上岗证书的是职业动迁人员,他们往往身经百战,依此谋生。虽然文化不高,但对动迁政策倒背如流,心算能力特别强,可以把动迁居民的分配房屋的面积、安置款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毫不差。\r\n没有上岗证书的 大多是动迁公司头头的“皇亲国戚”,什么大舅、小姨,外甥、表兄,对业务是一窍不通,但是背景很硬、来头很大,无证的对有证的相互戒备,相互牵制。\r\n有上岗证书的和没有上岗证书的搭配安排成一对,免得居民投诉。一对人员基本动迁户数是十六户左右。现在在搞动迁工作的人员,除了大组长以上是有编制的,一般都是临时招聘的,项目完成就走人。但大多数是不会等到动迁完了就要走了。因为这个过程随着动迁居民的减少,动迁人员也在陆陆续续走人。最后,剩下的“老大难”和“钉子户”,合并成几个组,组织精兵强将进行攻关,\r\n这时,临时招聘人员中,除了业务能力特强的,很少有人能留下。他们是打一枪换个地方,今天胸前挂着是A动迁公司的胸牌,明天也许出现在B动迁公司的动迁基地。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临时动迁人员,一年时间能接到参加一个项目,时间大致在三、四个月左右,基本工资加奖金,那么,一个家庭的一年基本开支也就有了。\r\n临时编制的动迁人员,大多数年龄都在四十以上,文化程度并不高,基本都是初中文化,少数是高中。但是可千万不能小看他们,他们个个是“人精”,能说会道,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社会心理学知识;他们既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也不怕你大呼小叫,以暴力威胁。\r\n对动迁居民,只要眼睛瞄一下,几句话一聊,就大致可以判断自己工作对象的难度,只要他把自己负责动迁的居民全部见过一面,大致什么时候可以完成任务,心里已经有底了。 “在我手中动迁的什么人都有,刑满释放的和公交车的扒手;赌棍和吸毒的;妓女和同性恋;酒鬼和性癖,什么人没见过?”“动迁组”的老法师不无自豪地对我说。\r\n几次交谈以后,他会把居民的状况了解得一清二楚,早已掌握了居民心理的最簿弱环节。会充分利用居民家庭的矛盾、邻里矛盾,找到攻坚的突破口。这些功夫,不是一般大学生、硕士、博士能掌握的。他们学历很高,知识渊博,但社会阅历、社会经历是不能和这些动迁“老法师”相比的。所以在上海“动迁组”和居民打交道的第一线,绝无他们的踪迹。\r\n动迁组的“老法师”涵养极好,沉得住气,绝对不会和动迁居民发生公开的争吵。但是“阴功”也佳,惹他气极的事,也不会放在脸上。但是几天以后,动迁居民发现锁眼给牙签塞住了,配电箱里的插铅丝不见了,或者大门拉手涂满了大粪。但是近几年,这类恶作剧的事,也绝迹了。\r\n真正给你造成损失的,并不是这类恶作剧。“动迁组”根据进度,往往会在一定的阶段调整和放宽政策。墙上贴到是一回事,内部掌握的又是一回事,他不把政策调整的事透露给你,给你还是按老的办法算帐,即使吃亏了也一无所知。\r\n有二个邻居的住房、面积和人口条件相仿,但是最终的补偿却是天壤之别,可以相差十几万,而且一点没有违反“动迁组”的规定,这就是老法师发“阴功”的结果,\r\n所以和“动迁组”的工作人员打交道,既不能太热,也没有必要在人格上去伤害他们。这是“文斗”。\r\n以前还有“武斗”,就是用暴力“教训”动迁居民的现象,但是一般工作人员是不会插手的,起码要动迁基地的项目负责人以上的才能决定,打手是拆房队的民工和别的地区地痞流氓,来无踪,去无影,打了也是白打。你肯定报警,但是警察迟迟不来,来了,已经是菜凉了。\r\n麦琪里动迁组和动迁居民的“武斗”是出名的。教训不教训某人,是要有策划的,要有杀鸡训猴、震一惊百的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法制的进步,这类现象已经基本没有了。但给居民留下根深蒂固的坏影响是难以抹杀的。\r\n那些“动迁组”的老法师给我讲,他们也有怕的人,倒不是地区的地痞流氓,也不是贵官达人,地痞流氓早有上层通过小恩小惠和更大的流氓来摆平;贵官达人则由老总一级进行公关,不用他们插手。这也是一种交易,平时要送钱还不容易,现在借动迁的东风,人情自然不薄,而且再多也不怕,都是“有正常来历的合法收入”。利用动迁洗钱,恐怕也算是一个发明。 \r\n“闹得再凶的人其实容易对付”,老法师最头疼的是“很阴”的人:“彬彬有礼,不吵不闹,就是不开口,临近动迁尾声,还不知道他到底是要货币补偿屋补偿,这才是高手”。\n\n[ 本帖最后由 知俞先生 于 2008-2-13 17:55 编辑 ]', '58.246.237.155', 0, 0, 1, 0, 0, -1, 0, 0, 0, 0, 0), (1321, 46, 507, 0, '知俞先生', 11, '动迁了!', 1202896656, '', '58.246.237.155', 0, 0, 1, 0, 0, -1, 0, 1, 0, 0, 0), (1322, 46, 507, 0, '知俞先生', 11, '浩浩荡荡的动迁大军', 1202896796, '', '58.246.237.155', 0, 0, 1, 0, 0, -1, 0, 1, 0, 0, 0), (1323, 46, 507, 0, '知俞先生', 11, '上海的动迁安置房', 1202898284, '\n\n[ 本帖最后由 知俞先生 于 2008-2-13 18:27 编辑 ]', '58.246.237.155', 0, 0, 1, 0, 0, -1, 0, 1, 0,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