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标题: '绍兴“十族俞”'- 俞昌泰 [打印本页]

作者: yujialin    时间: 2011-5-27 15:05     标题: '绍兴“十族俞”'- 俞昌泰

(7, 44, 6, 1, 'yujialin', 3, '绍兴“十族俞”', 1197034240, '绍兴“十族俞”新发现 \r\n
—斗门“汇头俞”是亨宗后裔 \r\n


俞昌泰

\r\n绍兴“十族俞”的介绍,读者也许并不陌生,因为此前我巳撰文介绍过。但那时我依据的是《绍兴县志》和族内口碑,当时将县内睦桥(今周家桥)、潭底、陶里、高泽、斗门、型塘、横江、容山、瓦窑头等作为十族俞的居住地。 \r\n自俞氏族人将《绍兴潭底俞氏宗谱十二卷》(以下称潭底谱)及《俞氏宗谱》(道光三年,上虞蒿坝人修)捐赠给绍兴图书馆后,我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录有两部宗谱的光盘一套,经查阅,方知口碑及《绍兴县志》与潭底谱也有不合之处,谱中多处提到的十族俞居住地为:睦桥、潭底、陡亹(今作斗门)、陶里、型塘、朱咸、罗坟、横江、膏(今作高)泽、许墅(清道光年间许墅族退出祭祖,后由下方桥族补入仍为十族俞)共十处。 \r\n由于斗门“汇头俞”是否是从县内温渎睦桥迁出去的,即斗门俞氏是否是庄公十六世俞亨宗的后裔,世人多有争议。我翻看潭底谱多遍,认为斗门“汇头俞”绝对是俞亨宗的后裔,其理有由有六: \r\n一、 潭底谱多次提到斗门(原写作陡亹)俞氏为十族俞中一族。 \r\n二、潭底谱世系表写道:“玉珵(梁公12世,庄公25世),号玉山,子忠公三子,迁居斗门。详载斗门抄谱”。 \r\n三、 在卷八“祠堂略”中详细记载了清康煕年间,十族俞共建温渎睦桥“俞大宗祠”的经过,以及乾隆7年、24年两次修葺俞大宗祠的情况。斗门俞氏族人全部参与,并每次捐赠田产或银两,有明细帐为证。 \r\n四、 睦桥俞大宗祠奉祀俞亨宗夫妇,两旁陪祀十族俞始祖,在斗门族人提供的栗主上写着“前明陡亹始祖考乡进士玉山府君、妣孺人戴氏、蒋氏太君之神位”。 \r\n五、 潭底谱还记载着每年清明节前五天,十族俞代表必至温渎睦桥俞大宗祠内祭祖,以及到张溇村周家溇(今称箬帽溇,前写作笠)亨宗公墓前扫墓的盛况。这是几百年来,风雨无阻,传承很久的事实,与口碑吻合。 \r\n六、 潭底谱为前北平图书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俞家骥所修,他在潭底谱“艺文略“《五十年游踪宗人记》和《吾家恪士太史石涛上人山水卷跋》中两次提到与俞明震交往多年的经过,并称”相见倾谈,知兄为十族俞陡亹邨人,与余为昆弟行,情谊倍亲,天涯至乐。“俞家骥还提到俞明震藏有家谱。 \r\n以上六条,足证斗门族为绍兴十族俞之一。且俞明震、俞大纯、俞大维等斗门俞氏后人,为宋俞梁次子唐庄公16世俞亨宗的后裔。 \r\n \r\n2 回复:绍兴"十族俞"新发现---斗门汇头俞"是俞亨宗后裔
\r\n 俞亨宗,宋隆兴元年进士,仕秘书阁修撰,直显谟阁,自越城蕺山徙温渎睦桥(周家桥),卒后谥文达,葬睦桥西北笠帽溇。旧有俞尚书墓。生前著有《山林思古录》、《垂轩稿》、《宏词习业》等著作。 \r\n至明代俞亨宗的后裔分迁徙绍兴、上虞的陶里、型塘、斗门、容山、瓦窑头、高泽、横江、潭底等十处,后世称为“十族俞”,共奉俞亨宗为一世祖。 \r\n明代时,上虞崧城二十二世俞仁一,迁徙到了绍兴斗门(今越城区斗门镇)。这一支后来成为大族。昭公俞仁一为斗门俞氏的始祖。 \r\n至于斗门俞氏是杭(徽)派始祖俞珫的后裔,还是剡派始祖俞珣的后裔。现在还有争论,因为这两支宗派靠得很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不易分清。昌泰先生上述研究,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是俞亨宗的后裔,已经很明确了。 \r\n俞大维家族的祖籍在浙江绍兴斗门镇汇头俞,世居称“同兴里头”。从斗门昭公起,俞氏定居已有六百年的历史。 \r\n斗门汇头俞俞氏,支分老大房、老二房;老大房派下又分大房、里九、外九、十八、十九共五房,老二房派下分振房。而俞大维家族属里九房,该房所属的“同兴里头”基本还维持原状。 \r\n俞樾是宋朝崧城十三世木仲公俞俑的后裔,俞大维是明朝崧城二十二世昭公俞仁一后裔,都是同宗同祖。', '122.88.26.184', 0, 0, 0, 0, -1, -1, 0, 0, 0, 0, 0);






欢迎光临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http://www.chineseyu.com/Forum/)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