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标题:
入闽俞氏-林春德
[打印本页]
作者:
yujialin
时间:
2010-12-13 21:37
标题:
入闽俞氏-林春德
俞姓最早入闽时间约在宋仁宗年以前。《兴化府志.礼记三》载: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有莆田学子宋并、方洞、俞则之、黄维翰等考中诸科。所谓“诸科”即: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字究、明法等科,由礼部试,考中即可授官职。可知,莆田俞氏家族己出人才了。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俞氏十一世祖俞瑞迁入西天尾凤林村北螺(今林峰);元代,俞氏家族迁至西天尾汀渚村重振家业,里曰:俞里;明洪武年间,俞氏十五世祖俞德俊、俞德友两兄弟大展宏图,俞氏成为当地巨族。十六世俞文中;十七世俞懒翁、俞梅庄、俞侃齐;十八世俞钊(榕原)俱有俊彦继承家业。
明洪武元年(1368),俞良辅,官任兴化卫指挥入闽。
明末嘉靖年间,虽经倭寇烧杀抢掠,西天尾汀渚俞氏家族仍不失为当地首富。俞氏十九世祖俞应辰,号东渚、俞钊子,明正德九年进士及第,官石阡知县;俞庆云、俞于岸;二十世祖俞直宗(号石塘)、俞绍,乐善好施、兴师重教,里人称誉。明万历四十年,俞氏二十一世祖俞大有,字承谦,号台峰,嘉靖二十五年乡试考取举人,官任登州、池州府同知;俞孚齐、俞若峰俱有显名。明永乐三年,俞智孙,字行哲,莆田人,冠带国子生,考取举人。
明代,俞能静,莆田县新安里人,由莆田县丞擢为镇江府知府;俞原积,新安里人,官礼部员外郎。
《福建莆田县志》载:俞琰,莆田县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乡试,考取举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及第,官授金门游击将军。
俞姓人口数台湾稀少。莆田市1万余人,排序第47位。全国排序第117位。
郡望:河间
门额题匾:河间世第
姓联举偶:
意存乡馆,莆中诗句称行哲
音恸云霄,世上知音唯子期
联上句说俞姓先祖、明代名儒俞智孙的故事。俞智孙,字行哲,莆田县人。敏而好学,精研经书,早年入太学,为冠带国子生。明永乐三年(1405)考取举人。终身不仕,回家乡设馆教徒,终其所乐,人称清贫儒子。联下句说俞姓先祖、春秋时期俞伯牙的故事。俞伯牙善于鼓琴之术,遇见了钟子期,伯牙操琴弹奏一曲志在高山,钟子期道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又弹奏一曲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两人遂结为知音。后子期死,伯牙摔琴谢知音,终身不复弹琴。
博学蝉联举 功名比翼飞
联上句说俞姓先贤、明代莆田名儒俞钊的故事。俞钊,字惟勉,莆田县西天尾澄渚人,明成化十年(1474)考取举人,职授泰和县学教谕。毕生勤于教务,一丝不苟,以老终于官。联下句说俞钊之子俞应辰及俞钊之堂侄俞庆云堂兄弟双双考取功名的故事。俞应辰,字元尊,莆田西天尾澄渚人,俞钊之子。俞庆云,字君静,俞钊之堂侄。他们同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与莆田神童戴大宾同榜,考取举人。
义律家声大 五经世泽长
联上句讲俞伯牙弹琴觅知音的故事。联下句说宋代莆田清臣俞则之的故事。俞则之,宋嘉佑二年(1057),与莆邑学子宋并、黄维瀚诸科“五经”得中,选录用。
高山流水家声远
汀渚林峰世泽长
联上句说俞姓先贤、春秋时期高人俞伯牙的故事。联下句说南宋俞氏先祖俞瑞率领家族迁入莆田西天尾林峰开基的故事。正因为有宋代的艰辛创业,人口繁衍,才有后来俞氏家族再由林峰发展到汀渚,形成望族。(林春德)
http://tieba.baidu.com/f?kz=508501320
欢迎光临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http://www.chineseyu.com/Forum/)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