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論壇 著作研究 原创地带 '俞氏世家碣考辨'-'太和堂'
查看: 4158|回复: 0
go

'俞氏世家碣考辨'-'太和堂'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20: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4814, 10, 2100, 1, '太和堂', 337, '俞氏世家碣考辨', 1245919824, '在荔城区西天尾镇澄渚村俞里自然村,近年来,由俞氏裔孙精心收集建造的历代古碑廊正中,竖立着一块大型明代《俞氏世家》碣。据村里退休教师俞志鸿老人介绍,该碣是明代广东籍、著名书画家陈献章墨迹题刻真迹。经初步考略,其碣系莆田境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通明代文化艺术名人陈献章的榜书石刻。它与碑廊内宋大理学家朱熹题《耕云》、《钓月》等名人石刻文物,吸引了不少书法爱好者前去临摹。\r\n  澄渚古时是陈俞世族居地,故称陈俞,后以方言谐音,改陈俞而名“澄渚”。旧属兴化府莆田县武化乡仁德里,今属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澄渚村,位于荔城区与涵江区的交界处,频临福厦公路98公里处北端。该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迹众多,以教育科举、碑刻、古建筑及民俗文化而闻名,被誉为莆田历史文化名村。据当地老人相传,当年,作为大名鼎鼎的南派著名书画家陈献章受俞姓主人盛情之邀,从福州白沙南下莆田,亲自登门拜访俞家望族,并与俞氏兄弟切磋理学和孔孟之道,足见画家平易近人的大家风范,至今当地还盛传他和俞家结缘的动人民间传说,以及他与志同道合的俞钊兄弟结为忘年交的趣闻。\r\n  明代书画家陈献章题刻的这通石碣,顶盖为弓形状,正面竖刻“俞氏世家”四个行楷大字,每字高约30厘米,宽18厘米,在左侧下方落款为“陈献章书”四个小楷正书,因无刻年号,故未能确定其书写时间。根据笔者初步推测,其当年莆田之旅,约略在明成化(1465-1487年)年间。经测,石碣通高168厘米,宽54厘米,厚36厘米,绪红白石质。它的发现,为研究南派书画名人与莆田俞氏家族的渊缘关系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r\n  陈献章(1428-1500),明代书画家。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考取举人,后偶居白沙里,人称白沙先生。曾受学于吴与弼名人书画家,后应召,授翰林院检讨而归。其后屡荐不第,绝意科举,修养静坐。万历初,从祀孔庙,追溢文教。工诗善画,画梅最佳,尤长于书法。取法颜真卿、苏轼,书富书卷气,别开生面,一任自然。明张翊《白沙先生行状》曰:“公甫能作古人数家字,束茅代笔,晚年专用,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子,得其片纸,藏以为家宝,交南人购之,每一幅易绢数疋”。明游潜《梦蕉诗话》曰:“陈征士献章作诗脱略凡近,其书法得之于心,随笔点画,自成一家。”来茅成笔,称之为“茅龙”笔,是对书写工具的大胆革新改造,为后也探求书法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故为书史上一富创造性的书家。存世主要著作有《白沙集》、《白沙诗教解》等。\r\n  2005年,澄渚村明代书画家陈献章碑碣和历代名人碑刻及古民居,已被列为莆田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221.226.197.28', 0, 0, 1, 0, -1, -1, 0, 0, 0, 0, 0),
为俞之道,漫漫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13:14 , Processed in 0.13051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