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論壇 绍兴 《斗门俞氏》关于俞大维'- 'DISCMANYMJ
查看: 5142|回复: 0
go

《斗门俞氏》关于俞大维'- 'DISCMANYMJ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4: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274, 50, 164, 1, 'DISCMANYMJ', 19, '《斗门俞氏》关于俞大维', 1198074600, '俞大维,籍贯绍兴,据《俞氏宗谱》,其为斗门俞氏里九房派,徐铸成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称之为“湖南望族”。在另一本书里,我还看到过这样的说法:俞大维自己因一口湖南腔,不便与操国语(普通话)的记者交谈,殊感烦恼。由此见之,俞大维的湖南渊源不可谓不深。
据已披露的一些资料,我们知道俞大维的父亲俞明颐曾随乃兄俞明震赴日考察,归国后一度任湖南陆军小学堂(原武备学堂)总办、湖南军界领袖程潜、唐生智等都是他当年的门生。俞明颐家居长沙,娶曾国藩嫡亲孙女曾广珊为妇,益发巩固了他在湖南的地位。
因着曾府的关系,俞明颐又联结了一门高亲,即把他的妹妹俞明诗,嫁给了曾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的儿子陈三立。陈宝箴早年亦曾入幕曾府。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老人,原籍江西义宁(今修水),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后协事变,忧愤绝食而死。陈三立又是诗人。他的儿子陈寅恪学贯中西,文史兼通,生前为广东中山大学教授。陈三立的女儿陈新午,后成为俞大维的妻子。姑父姑母成了岳父岳母,表姐也妻子。所以俞大维在陈寅恪死后曾叹:“本人与寅恪先生可以说是两代姻亲,三代世交,七年同学”。七年同学者,指20世纪前期在美国、德国留学,有七年相处之谊。
从《俞氏宗谱》看,也许这种渊源还可上溯到俞大维的曾祖辈。如俞大维曾祖俞昌培的二兄俞昌会,字同甫,曾任湖南桃源、善化、颥县、清泉、湘潭县令,功赏带花翎,他的长子俞文棻过继与胞兄俞昌龄为子,文棻官至湖北布政司经历候补;昌培三兄昌烈,曾任湖北监利县典史,荆州经历军功,晋升知县,署通城、公安、黄梅、黄冈、江陵县令,赏六品蓝翎顶戴。那个时代功名仕途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也不能排除亲属间互相提携的可能性。俞大维的祖父俞文葆咸丰元年中举,后以知县用,历署湖南兴宁、东安知县,因居湖南。1918年,俞大维负笈到美国哈佛大学,专攻哲学,1921年拿着哈佛大学给他的“希尔顿旅行奖学金”到德国柏林大学留学,继续攻读德国哲学及数学。后来成为他妹夫的傅斯年称他和陈寅恪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两颗读书种子”。1928年奉蒋介石之命去德国考察和延揽人才的陈仪看中俞大维,俞大维从此跨出了他公职生涯的第一步,由驻德商务调查部主任、兵工署长、交通部长、国防部长,直至1965年退休。1993年逝世。终其一生,他效忠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不敢稍怠,但官声甚好,尤其是清廉自守。俞大维晚年常说:“从小我所受的家教,就是过俭朴的生活,现在,我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两百元。所睡的床铺,是硬床,睡的很舒服,软床反而睡不惯,‘老兵睡硬床’,我是真正的老兵。卧房就是书房,数十年如一日。”

山','218.74.134.51', 0, 0, 0, 0, -1, -1, 0, 0, 0, 0, 0),

为俞之道,漫漫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04:42 , Processed in 0.19941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