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論壇 绍兴 新昌五峰俞氏人文历史概况(一) -五峰先生湘钦
查看: 12806|回复: 1
go

新昌五峰俞氏人文历史概况(一) -五峰先生湘钦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1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新昌五峰俞氏人文历史概况(一)

    [一]五峰俞氏原出山东青州金岭下梅径村青社里.一至五世居青州.六世祖稠公唐懿宗进士,仕吴越睦州史[今浙江建德],七世祖询公唐僖宗进士,仕剡县令[853至933]时逢唐末黄巢之乱,政局动荡遂弃官奉老父隐居剡东之五峰,稠公成为五峰始迁祖,墓在五峰天灯盏村,现已批准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巳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稠公字惠卿配张氏夫人生四子:长子询公字国玺配欧阳氏夫人生二子,长子承休次子承志 为新昌派和马岙派之祖.次子七世祖琉公字国器唐僖宗时仕歙州刺史配王氏夫人生二子长子承逊次子承拱后裔分布在安徽杭州一带为杭派之祖. 三子七世祖玢公字国僖宗时仕河南汴梁副史配张氏夫人,生二子长子承道次子承美后裔在河南开封一带玢公遂为京派之祖. 幼子七世祖圩公字国用唐昭宗时明州大院判配韩氏夫人生四子;长子承资次子承适三子承奕幼子承登后裔在明州[今宁波]一带遂为明派之祖.

    [二]新昌五峰俞氏宗祠分布概况

    俞大宗祠坐落新昌县城青年路门额为黑底金字唐睦州刺史俞公家庙,"大路进出口有跨路石牌坊二座,门内有石亭二座,分立甬道二旁,正殿供历代神位作子孙行礼之所,还有偏屋数十间规模宏大,现已拆建为青年路小学;大祠堂下分静安坊,明伦坊二大派,静安坊西宅长房孔安祠,二房世德祠,东宅长房特恩祠,二房萃和祠,四大支派祠堂都离大祠堂不远.据民国县志记载;新昌有俞姓祠堂四十八所,城内二十六所,在新昌乡下有二十二所

    [三]新昌五峰俞氏自唐代以来至清代名人名宦录概况

    一世祖;庄府君字以威唐德宗时赠节度使;

    二世祖;祥正府君字端祯唐宪宗时赠御史中丞;

    三世祖:智元府君字忠明唐德宗时仕节度使;

    三世祖;允元府君字忠信唐代宗时仕通州通判;

    四世祖:彦谋府君字能甫唐德宗时仕开通元礼选举,

    四世祖:彦芳府君字名甫唐顺宗时仕中书平章,

    四世祖:彦晖府君字光甫唐宪宗时仕御史中丞;

    五世祖:致尧府君字元高唐文宗时仕西川节度使;

    五世祖;致昱府君字元光唐武宗时仕太子少师中书侍郎赠太师 ;

    六世祖;稠府君字惠卿唐懿宗时进士仕吴越睦州刺史;

    七世祖;询府君字国玺唐僖宗时进士仕剡县令赠通议大夫;

    七世祖:琉府君字国器唐僖宗时仕歙州刺史历天侍制知庆州;

    七世祖;玢府君字国华唐僖宗时仕汴梁副史:

    七世祖:圩府君字国用唐昭宗时仕明州大[今宁波],

    八世祖:承休府君字继元吴越时举明经行修仕长安观察使兼评章,入朝拜银青光禄大夫,封征西大将军,

    八世祖;承志府君字继芳唐昭宗时仕龙图阁待制,

    九世祖:仁厚府谆夫宋太宗时仕登闻判,

    九世祖:仁裕府君字宽夫宋太宗时举茂才仕长安州尉;

    十世祖:伯深府君字崇遂宋太宗时仕六合县令;

    十二世祖:全秘府君字伴斋宋仁宗时仕漕贡进士;

    十三世祖:俑府君字木仲宋仁宗时乡进士;

    十四世祖;天与府君字丙锡宋仁宗时征召名贤;

    十五世祖;政府君字洪规宋哲宗时授迪功郎;

    十六世祖;叙府君字敦典宋徽宗时授迪功郎;

    二十世祖;公美府君字仲志号筹山宋端平二年进乐清令庆元府通判;

    二十世祖;公浙府君字季渊宋开庆元年进士仕监察御史弹劾权相贾似道误国,改任大理寺少卿不就,宋亡后杜门讲学著述十余种上百卷,为新昌名儒公浙侄湘叔侄一门二代三进士,公浙[金字谱作者],

    二十一世袒;湘府君宋咸淳元年进士;

    二十一世袒;聪府君字维聪宋孝宗时仕湖南路按抚使;

    二十四世祖;贵良府君字用贞明成化十四年浩封赠礼部左侍郎;

    二十五世祖;王中府君字廷献明成化浩封赠礼部兵部侍郎,

    二十六世祖;钦府君字振恭天资聪颖一目十行,十九岁中举二十考中明景泰二年进士,仕翰林院庶吉士授正议大夫资治尹,明成化初仕兵部侍郎靖边有功升任太常卿礼部侍郎,居官三十载历事三朝始终清正廉明,著有[思庵集]等,

    二十六世祖;振才府君字仲才明成化进受诏出巡川陕,亲藩馈赠甚丰图笼络之振才一无所受,民为建[却金亭]后官拜行人,擢广西道监察御史在内台六载,升任湖广按察副使中宪大夫,

    二十六世祖;铎府君字振文,明正统四年进士,仕南昌宁国知府,历仕云南参政云南布政使,政绩卓著民立碑颂之,

    二十六世祖;振英府君字遁斋,明成化进士,仕安东,贵溪,丰城县令,后调广信府通判,后擢升陕西兵备佥事,后升仕尚宝司正卿奉政大夫

    二十六世祖;振强府君号桂山,明嘉靖二年进士,仕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后任南京工部员外郎,致仕后潜心论学著书立说,

    二十七世祖;深府君字浚之号东溪明成化十一年进士,仕休宁知县,有政声民为建[德政亭],历任云南参政,后升任云南布政使,与父铎府君同官云南布政使,在新昌城中为建[父子方伯]牌坊以褒之.

    二十七世祖;朝妥府君字宠之明嘉靖进士,历仕江西广信府推官,礼科给事中,工部都给事中,后辞官归里,兴修东堤城墙以防水患民赖以安.二十八世祖;集府君字汝成明正德六年进士,历任长州蠡县知县,河南道监察御史,屡次上书多所建树,著作有[西行赘记录][旗峰诗文集]等五种.

    二十八世祖;则全府君字祖修号三泉明嘉靖十四年进士,历任江西安福知县,广东道监察御史,广西按察司参议朝列大夫致仕,箸有[翠微集],祖父振英府君亦明成化进士,

    二十九世祖;时歆府君字伯振号南明,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仕至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著有[琴操类引],

    二十九世祖;时及府君字伯雨号蒙泉,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仕刑部广东清吏司主事,国子监丞,四川顺庆府同知,奉直大夫为官清廉自持,二十余年仕途淹滞不以为意,著有[大学古本就正录],

    三十世祖;志虞府君字际华号华邻明崇祯七年进士,仕顺庆府推官,内诏授贵州道监察御史,奉命巡按北直[山海居庸]二关,以身殉国追赠太仆寺卿正奉大夫谥[节愍],幼子慎宪秉性孝友,先后从四川北京杭州历尽艰险,挟生母生父兄长灵柩归里,并敬事寡嫂抚养弧侄,雍正五年特恩旌表[忠孝节义].

    三十世祖;国望府君字书素号威远明末武生,清初在新昌组织抗清武装,队伍迅速扩大至万余人,常以鸟铳破敌,使清兵丧胆,南明王朝授予[威远将军],继而封[新昌伯],顺治八年兵败后殁于海滨,

    三十一世祖;相廷府君字中岳号石溪,年二十岁登万历十三年乡荐后二中乙榜,任四川南江县令,后叙监察御史,回新昌后开青阳门, 复建城楼,筑西堤防水灾,对新昌县城建设多有贡献,

    三十四世祖;成府君字成之号渭滨,应募江南,考授上元督粮守备,遇贼劫粮,航海夺回,升都司签书,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平乱有功诏封怀远将军,后升直隶王庆坨协镇按副将仕怀远将军,

    三十五世祖;镐府君字西崖清乾隆三十年拔贡,历任江苏无锡,南汇,上海,江阴,丹阳等五县知县,在任内巧断公案,在丹阳巡差不扰民百姓为立生祠称[太公],其母吕氏早寡,敬老爱幼教子有方,乾隆时旌表[节孝]建牌坊在新昌西郊,

    三十七世祖;汝本府君字秋农清道光十六年进士,历任贵州镇远,贵定,婺川,天柱等县知县,后任独山州知州,所任处敦学爱士重建书院,教民种桑养蚕开设机织局为民兴利。

    三十七世祖;贞府君字臣哉号吉人清道光十五年举人,历任山西繁峙,宁乡知县,仁爱及人政绩卓著,归田后裹橐萧然,开馆授徒仍如儒素.

    三十八世祖;鸿逵府君清同治九年举人任贵州开泰知县,刚正不阿除暴安民因触怒上司,称病归里后十年七掌本县书院多所造就,

    三十七世祖;观旭府君字炳然号晓山清同治十二年举人任淳安县学训导,建德县教渝兼宝贤书院山长,归里后在本县致力兴学,

    三十九世祖;浚鉴府君字智熔号知用清代增贡生,清末至民国初年历任新昌南明高小校长,县立女子小学校长,终身为教育事业作贡献桃李满门,光绪民国二修孔安祠宗谱,

    四十世;函三府君又名朝阳号春山清光绪二十年举人,任云和县训导,辛亥革命后辞职归里笔耕不辍著述多种,民国七年任新昌县志协修,志稿完成后赴沪校对付印,因积劳成疾卒于沪上,平生廉洁持论公允,阖县追悼备极哀荣。

    自唐至清进士及举人有;唐代十一人,五代十五人,宋代五十九人,明代二十六人清代十六人,以上为五峰俞氏新昌县内俞氏名人录.

    [四]明清二代五峰俞氏在新昌石牌坊十三座题名坊主列下;

    [世封赠世第]为俞大宗祠公立,

    [德门高义]为二十四祖俞用直立

    [进 芳]为二十五世祖俞逵立[联 芳]为二十五世祖俞适,俞逵立,

    [春 官]为二十六世祖俞钦立,

    [宗 伯]为二十六世祖俞钦立,

    [光 禄]为二十六世祖俞振才立

    [大 宝]为二十六世祖俞振英立,

    [经 魁]为二十六世祖俞振强立,父子方伯掇科]为二十六世祖俞铎,俞深立,

    [祖孙父子兄弟进士]为二十六世铎,二十七世祖俞深,二十八世祖俞集,二十九世祖俞时歆,俞时及立,

    [父子忠孝]为三十世祖俞志虞,三十一世祖俞慎宪立.

    [节 孝]为二十五世祖俞镐母吕氏夫人立。

    [以上石牌坊均在旧城改造中失去]

   余生于新昌钟表世家,从事钟表业已四十余年,颇知水源木本礼义仁孝之重要,自一九八一年退休后寻找记录研究新昌五峰俞氏历史文化,集编以上历史资料,谨供俞氏宗亲们参考指教,新昌五峰俞氏四十世孙五峰先生湘钦谨识;

    2008年3月30日时年84岁。

    江南五峰俞氏一千余年人文历史概况-新昌篇,此为五峰先生所发, 五峰先生湘钦

为俞之道,漫漫也.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1-9-24 20:34 |只看该作者
感谢五峰先生,我家祖上也是从新昌迁出,我村现归属天台管辖,不过口音仍基本还是新昌音,我曾祖名讳俞湘玉,请问与先生是否属于同一辈人?
我们这边的家谱已经在文革中失去,但据家父所言,曾祖辈每年还是要到新昌宗祠参加公祭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15:23 , Processed in 0.08757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