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0-11-20
- 注册时间
- 2010-11-29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0551
- 精华
- 164
- 帖子
- 1965
  
|
(4000, 23, 1705, 1, 'yujialin', 3, '农家故事:七旬老人“写”电子家谱', 1234442007, '农家故事:七旬老人“写”电子家谱\r\n2007-04-05 12:11 \r\n日前,区档案馆“宗谱文化”书柜中又多了三本厚厚的家谱,而且还附带了“电子家谱”——光盘家谱和网上家谱。 送家谱的是楼塔镇大同二村余元坞自然村村民俞广富,俞氏家谱就是这位70岁老人和同族人花4年多时间续写成的。 俞广富是俞氏家族第33代“传人”了。他们的祖上是从诸暨迁徙过来,在余元坞自然村已经居住了430多年。现在,在楼塔镇,俞氏家族已经成为拥有5000多人的“超级家族”。 “续家谱的原因,一是老家谱从1933年起就没再续了;二是要结合新时代的特征,续家谱起到教育人的作用。”俞广富说。 为了续家谱,俞广富老人可没少花功夫。查资料、找老谱、外出走访,尽管很忙很累,而且是义务奉献,可他却干得很带劲。为了核实人员,老人近到临安、桐庐、诸暨等地,远到辽宁盘锦等地调查。 更难为老人的是,为了把家谱做成“电子版”,老人还自学起了电脑,一来是自己查阅方便,二来监督人家把“电子家谱”做好。老人虽然电脑水平达不到“毕业”的水准,但自己用用可勉强过关。“续谱业绩展现和谐社会、宗谱文化显示太平盛世”、“夫妻恩爱要平等、孝敬父母要贴心、婆媳相处要宽容、教育子女要重德、兄弟姐妹要谦让、亲友邻里要互帮、持家立业要勤俭、有事共商要民主、生活文明要守法、社区建设要尽责”……这些都是俞广富老人续的家谱中的新农民文化元素。老人说,这些“谱规”告诫大家要爱国爱家、为富裕和谐新农村建设多出力。 为了续好家谱,俞广富和他的10多个“同僚”到处“取经”。2005年,听说要举行“中华俞氏宗谱联谊会”,俞广富积极参加。第一天在外地举行,隆重纪念了他们的前辈、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共青团第一任团中央负责人俞秀松。在俞广富等的努力下,随后的会议移到萧山举行。这次会议,俞广富广结同亲,为写好家谱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老人写的新家谱,一改过去重男轻女的思想,将女性也都写进家谱中,而且资料很详细。“自从有了家谱,让我们多了很多亲属。以前关系不好的,现在也和睦多了,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过节也不计较了。”村民俞大红说。 \r\n\r\n | http://blog.china.com.cn/art/show.do?dn=shenghe&id=73140&agMode=1', '122.88.25.57', 0, 0, 1, 0, 0, -1, 0, 0, 0, 0, 0);
INSERT INTO `Forum_cdb_posts` (`pid`, `fid`, `tid`, `first`, `author`, `authorid`, `subject`, `dateline`, `message`, `useip`, `invisible`, `anonymous`, `usesig`, `htmlon`, `bbcodeoff`, `smileyoff`, `parseurloff`, `attachment`, `rate`, `ratetimes`, `status`) VALU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