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論壇 族谱世系 俞氏渊源 《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与丁福保'
查看: 4409|回复: 0
go

《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与丁福保'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3: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1620, 16, 607, 1, 'yujialin', 3, '《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与丁福保', 1206197733, '[url=]《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与丁福保[/url] \r\n\r\n \r\n\r\n\r\n\r\n\r\n

《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与丁福保

\r\n《上海科学技术志·第三章·学术交流》记载:“清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中国医学会发起人丁福保等人到日本东京考察医学。这是科技界出访的最早记载。当年9月14日《申报》有这样的报道:南洋考取最优等医士丁福保、优等医士俞鼎勋奉前江督端午帅派赴日本为考察医学专员,闻此次在日本考察极为详细,著有日记一大册,内有帝国医科大学、青山脑病医院、胃肠医院、顺天堂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等。各种章程、各医学堂、医院办法及建筑法甚详,是为吾国取法。又闻购买医书至七八百之多,为医界中从未有之盛举,未始非吾国医界改良之起点也” 。丁福保名声响亮,自不在话下,而同去日本考察的同乡人“优等医士”俞鼎勋,“百度”了一下,只不过借了丁福保的光露了这一次脸,没能查到其它相关资料,不知在他的无锡家乡志书里有没有记载。倒是现在手上有了一部《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一函二册,多少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r\n《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是我在今年的5月30日南京盘龙拍卖会上拍来的,这次拍卖会看得我莫名其妙,只要是家谱出现,几位买家就轮番举牌,哪怕是残谱都创下了“天价”,反而是这部《俞氏支谱》,别人举了一次,我跟了一次,就入了囊中,轻易得连自己都有些不相信,后来分析大概是开本太小,且又是铅印本的缘故。因为拍品多,拍卖会要到晚上才能结束,我还要赶下午四点的班车,没拿拍品就回来了,这部《支谱》还是朋友帮着取的,直到最近才收到。谱中有“府君藏书”的白方钤记,府君听说是南京的藏家,我不熟悉,不过拍卖会现场曾看到他的身影,当时没想到过这部《支谱》会是他的藏品。\r\n这部《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确实是一部支谱,主修就是俞鼎勋,整部谱是从他这一房展开的,从他祖父、父亲到他自己,然后是儿孙辈,如此而己。但谱中收录的资料较为丰富,其中有《伯铭自述》,就是俞鼎勋自己写的,伯铭是他的字。《自述》分为幼年时代、求学时代、进款及开支、应童子试、际遇不善、考试厄运、去儒学医、临诊梗概、谒师传授、应诊问世、学医而兼经商、开拓门面、布置装修、推广生意、收账苦况、岁暮难关、营业转机、住宅迁移、编辑医书、考取医士、派赴日本、出洋考察、事毕归国、执行西医、余之存心、委任军医、兼营商业、人言可畏、出诊苦况、兄弟分家、美文公司、开办原因、股本不足、将产抵偿、宣告停业、叠遭丧事、重振旧业、再莅汉口、余之愿望等数十个部分,记录虽不尽详细,但已可知其生平大概,算是自撰的《年谱》。其他的不必多说,仅就“到日本东京考察医学”及与丁福保有关的摘录几节,也算为史补阙,要知这是“科技界出访的最早记载”:\r\n编辑医书:丁氏福保开办译书公会,聘余编辑医书,余不识西文,肇康肄业苏州东吴学校,放假归里,助理翻译生理、解剖、病理、药物中西文对照表,名词统归一例,朝夕研究,日无暇晷,历两年之久,编成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物学等医学丛书,余亦因此得西医之学识。\r\n考取医士:清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余三十七岁,两江总督端方考试苏皖赣三省医生,余奉命应考,以中西医报名,提学使陈氏为主考,尽一日之长,录取第一,发给优等执照,准予行医。\r\n派赴日本:总督端方力求维新,余等考取优等医士,极其重视,因以考察医学、开办医院、考试三江医生,凖发已决死囚实行解剖等事,缮就条呈,谨敬上书,深为嘉纳,专扎派赴日本,考察医学,并日本公使胡维德咨文指示引导。\r\n出洋考察:余等敬奉专扎,五月放洋,拜谒驻日公使,设筵款待,礼余等为上宾,领得医校医院参会观介绍书,依次周游帝国大学、千叶医校、青山脑病院长与胃肠病院、北里柴三郎传染病研究所、冈山医校、爱知医校以及各处之附属病院,终日往返奔走于烈日之中,特将所见所闻之新医学知识记之于心,笔之于书,预备归国以后作开办医院之张本。\r\n事毕归国:出使外洋考察医学,原来负莫大使命,开办医院而授院长职务,考试医生而得主考官衔者也,身在日本,希冀心切,日报递来总督端方调任直隶,犹以为迳赴北洋不难就职。西太后及光绪同时大行,端方又以摄影梓宫殡仪,朝庭以为大不敬,降旨撤任,新任江督张人骏头脑陈旧,不喜新学,一番希望之雄心终不能谋发展,垂头丧气,束装归国。\r\n难怪后来关于丁福保等人到日本东京考察医学之事大多语焉不详,看来还是与此事虎头蛇尾有关。\r\n俞鼎勋原与丁福保即为同乡,受聘翻译医书,又一同出洋考察医学,交情自是不错,但在俞鼎勋年过半百创办美文公司后,因为资金不到位,不得已将房产抵押给丁福保,事不遂意,两人由此交恶,俞鼎勋在“将产抵偿”中说:“丁福保积资巨万,余特赴沪向伊招股。孰知心存图谋,余因急用,入其牢笼,将马路房产抵押七千元,铸成大错,此为余有生以来最痛心之一事。利息九厘,由美文公司按月支付,余乃无力赎回,这念及之,能无泪下?然彼犹托人告王氏漫欲一并抵押之。甲子之冬,齐燮元败,兵袭无锡,马路遭殃,余欲将此产业归并于丁,又复遭其拒绝,乘余离锡赴汉时与王鉴如、薛遂安等串通,以余租摺取去,将我名下之租金直收至今日”。\r\n不知丁福保对此事有何解释。俞鼎勋把此事记入家谱之中,耿耿于怀可见一斑。\r\n俞鼎勋自从日本回来后投效无门,自己在家乡无锡行医,当时“无锡地方除余而外并无一人用西法治病者”,而且“贫病之家疮痍满目,不但诊金不计,亦且送诊给药”,自是“名誉日隆”(均见《伯铭自述》)。在他的子女中,承他衣钵的,除他的次子嘉培(字乐栽,又字乐哉,号锡康)进入军界官至少将(1935年4月17日授衔)外,长子荫培,上海梵皇渡圣约翰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寄寓汉口执行医师职务、国民政府首都卫生署注册医师江武汉卫生局注册;三子厚培,同济大学医学专门学校肄业、日本名古屋爱知大学医学专门学业毕业,由天津华新纱厂聘任华新医院院长,后在法租界二十六号路执行医师职务,著有《梅毒丛书》、《淋病丛书》、《戒烟新说》等刊本行于世;长女滋培,考取上海梵皇渡圣吗学校医学专门学校,天津警察厅卫生署工部局等处注册,发给中外女医师执照,著有《妇科丛书》刊本行于世;四子敦培,德国医学博士著有《戒酒根本治疗法》、《梅毒根治法》、《淋病实验谈》等新书刊本,河南开封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兼教授;三女涵培,考取上海吴淞国立同济大学医学专门学校,精通德国语言文字。\r\n让我所佩服的,其实也并不是俞鼎勋教子有方,而是他的两个姑姑俞纶芝和俞纤梅。俞鼎勋的亲父俞荣泉,仅活到三十八岁;继父俞源泉(俞荣泉兄)仅活了三十四岁,还有叔叔俞盈泉,更是仅活到二十二岁,连老婆都没有娶上,三兄弟仅传俞鼎勋一根独苗。为了支撑这个家庭,抚养侄子俞鼎勋,俞纶芝和俞纤梅姐妹女代子职,姑代父职,终身未嫁,其间的艰辛自不必说。在这二姐妹的像赞里,有这样的“赞语”:“古有难兄难弟,今得难姊难妹,怀圭璧以终身,撤环瑱而不配,助寡嫂以立门庭,抚幼侄以仁慈”,所以后来俞鼎勋在《双孝贞女合传》中说:“我西河里支俞氏得以有今日者,无一不赖两胞姑女代子职之功焉”。\r\n《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书签又题《锡山俞氏四公派西河里支谱》,附“捕衙衖支暨许舍里支”世系,不分卷,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一函二册。\r\n\r\n
\r\n\r\n\r\n
\r\n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8a71f01007vsm.html\r\n\r\n
', '122.88.24.89', 0, 0, 1, 0, 0, -1, 0, 0, 0, 0, 0),

点评

俞浚輝  (錫山西河里俞氏支譜)記載了一支俞氏族人當時所處境況,生活之難,堅忍之志,族人親情感人. 而後子女皆能成才.當中可貴之精神, 實是俞氏之楷模經典,可敬!可敬!  发表于 2011-11-3 15:31
为俞之道,漫漫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02:42 , Processed in 0.09624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