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查看: 4023|回复: 0
go

思忆-俞静儿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19: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4010, 12, 1715, 1, 'yujialin', 3, '思忆-俞静儿', 1234500254, '

思忆

    生活了三十余年的故乡——慈城,感受其三十余春秋的分分秒秒。三五年中的慈城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入开发,古建筑的修复、保护,使得一些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文保单位相继旧貌换新颜。一瞬间,慈城变了,变得深沉,变得更富有历史韵味。\r\n    目前正在修复的冯俞宅古建筑群,是我们慈城的又一大新迹,我俞静儿在那老宅里度过了整整三十余秋。冯俞宅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坐落在慈城的东城门,前临太阳殿路,西至太湖路,北至完节坊,总体建筑以木结构居民住宅楼为主,占地面积6700余平方米,是宁波江北区重要的文保单位。起初俞宅是湖广布政使冯叔吉故居的一部分,后因冯家家道败落,卖给了俞氏祖先,随后,俞氏子孙世代居住于此,直到现在。那老宅保存完好,建筑格局错落有致,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犹如俞氏祖先朴实的性情。俞宅由台门、前厅、中厅、后楼四幢、五间二弄二厢房组成,共计土地十余亩之多。\r\n    小时候常听奶奶讲,我们的祖先是靠买卖泥螺白手起家的。而我们这些后代子孙都得尊祖先为“泥螺太公”。\r\n    “泥螺太公”原是慈溪三北沈师桥人,他每天早上天不亮就挑着泥螺担到慈溪县城(慈城)来卖泥螺,赶完集市后,又担着空桶原程返回。由于路途遥远,中途只得在靠近沈师桥镇的一个可挡风避雨的小凉亭里,拿出干粮充饥,之后便裹衣而睡。夜至三更,太公再起程赶回家中,往往已是鸡啼时分。稍作停顿,太公又匆忙地挑上新担开始第二天的行程。正是太公不辞辛劳,日积月累,使得俞氏家族有了“改朝换代”的新气象。太公欣然买下冯宅的一部分,并按顺序分于其四子。故而现存的俞宅有四幢楼,而我原先所居住的是属第四子的第四房。\r\n    由于祖先感受太公风雨兼程的辛勤劳奔,朴淳仁厚,使得俞氏家族出现了一代代官场上的廉官,生意场上的老板等,俞氏一曾几度在慈溪史上显赫一方。\r\n    俞氏家族的每一代人都知晓太公的“泥螺担”,都知晓俞宅的每一砖每一瓦的来之不易。而作为俞氏后人、传人,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将历代美德发扬光大,将太公的“泥螺担”代代相传,让子孙后代时刻牢记祖训,让每一位俞氏都是俞宅的坚强后盾,让老宅老建筑的历史更富内涵,更富色彩。\r\n                                  旅游公司   俞静儿\r\nhttp://www.cichengtour.com/new/sj03-.asp?id=153\r\n
', '122.88.20.42', 0, 0, 1, 0, 0, -1, 0, 0, 0, 0, 0);
INSERT INTO `Forum_cdb_posts` (`pid`, `fid`, `tid`, `first`, `author`, `authorid`, `subject`, `dateline`, `message`, `useip`, `invisible`, `anonymous`, `usesig`, `htmlon`, `bbcodeoff`, `smileyoff`, `parseurloff`, `attachment`, `rate`, `ratetimes`, `status`) VALUES
为俞之道,漫漫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13:30 , Processed in 0.07854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