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論壇 临安 走马城与纵公
查看: 6607|回复: 0
go

走马城与纵公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22:19 |显示全部帖子 |倒序浏览 |打印

走马城
http://epaper.xuanwww.com/wnck/html/2011-02/17/content_40683.htm

陆再奇■

走马城,位于泾县、旌德两县交界处的兰石山上,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初,宣城内史桓彝副将俞纵奉桓彝之令,为抵御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所建,今仅存遗址。

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十二月,东晋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联合豫州刺史祖约,以讨伐权臣庾亮专权弄朝为名率兵反晋。苏峻派韩晁率兵攻打宣城,内史桓彝率军进驻泾县,派副将俞纵率三千兵进驻兰石山兰石镇,构筑城池,互为犄角,共同御敌。

“走马城,晋桓彝裨将俞纵屯兵处,今哨台犹存”(《钱志》)。(兰石山)属于中条诸山,发源于朝山,由朝山北走而东折,经榧岭、笔架诸山,至兰石山而止,兰石镇在焉。晋咸和中,桓彝使其将俞纵守兰石拒贼,贼将韩晃攻兰石败死。郡志云:藤溪西流受枫林溪水,又北受窄溪水,经兰石汇为星潭,即俞将军死处。今观其地,万山环绕,一水萦洄,路窄林深,山高水急,车不得方轨,马不得成列,此兵法之挂地。山谷之间,路路可通,苟得乡导,无险可守,而出奇制胜,使守者得其人,敌亦莫知所攻(胡朴安《泾县乡土记》)。

晋成帝咸和三年(328)三月,苏峻部将韩晃率五千兵首攻走马城。俞纵首战不到二十余合大败。左右劝俞纵退军曰:“今韩晃之兵,十分精锐,与战不利,不如退回宣城,另作良图。”俞纵以刀砍案曰:“吾受桓侯大恩,本以死报,吾之不可负桓侯,犹桓侯之不可负国也!有再言退兵者,定按军法!”言讫,即驱兵出战。俞纵亲自与韩晃力战五十余合,体力不支,被韩晃斩于马下。

明崇祯元年进士、徽州人金声《兰石山赋》曰:哀晋室之多难,遭作逆于苏峻。望廷尉于山头,逞长驱而迳进。时则内史桓侯,出刺宣郡;痛王师之既败,纠义旅以自奋;既洒涕以屯泾,宁忍辱而通问。尔乃誓众分守,遣将俞公,勇飚于外,义激于衷。凭山谷以抗据,适韩晃之来攻,矢捐躯而致命,叹负侯之不忠。立芳名兮千载,怀将军兮英风。

明《洪武宣城志》记载:今兰石有俞将军墓,石人石马犹存者。桓公后又为泾之土神,宋敕封英烈王,纵封灵惠侯。

有关走马城(又称“桓公城”)的位置。清嘉庆《宁国府志·舆地志》(古迹下,旌德县)记载,桓公城,在县北五十里,地名兰石。按:桓公城诸旧志俱载入泾县,即《洪武志》于泾县亦载之。以其地向属泾,后改属旌,而书相沿未改尔。考旧县志云,旌自唐时始置县,晋时邑与兰石俱同属安吴,后省安吴入泾,又析置旌邑。今兰石距旌西北窄溪,土名兰石坑,在倪家村西与泾交界,有俞将军墓碑,泾县知县陈大绶,旌德知县张时献同立。则当日桓公设城,命纵拒守,亦即在此无疑。盖由旌本泾析,而兰石坑仍距泾境不远,故《洪武志》两载之,今亦两存之。



陆再奇■

走马城,位于泾县、旌德两县交界处的兰石山上,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初,宣城内史桓彝副将俞纵奉桓彝之令,为抵御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所建,今仅存遗址。

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十二月,东晋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联合豫州刺史祖约,以讨伐权臣庾亮专权弄朝为名率兵反晋。苏峻派韩晁率兵攻打宣城,内史桓彝率军进驻泾县,派副将俞纵率三千兵进驻兰石山兰石镇,构筑城池,互为犄角,共同御敌。

“走马城,晋桓彝裨将俞纵屯兵处,今哨台犹存”(《钱志》)。(兰石山)属于中条诸山,发源于朝山,由朝山北走而东折,经榧岭、笔架诸山,至兰石山而止,兰石镇在焉。晋咸和中,桓彝使其将俞纵守兰石拒贼,贼将韩晃攻兰石败死。郡志云:藤溪西流受枫林溪水,又北受窄溪水,经兰石汇为星潭,即俞将军死处。今观其地,万山环绕,一水萦洄,路窄林深,山高水急,车不得方轨,马不得成列,此兵法之挂地。山谷之间,路路可通,苟得乡导,无险可守,而出奇制胜,使守者得其人,敌亦莫知所攻(胡朴安《泾县乡土记》)。

晋成帝咸和三年(328)三月,苏峻部将韩晃率五千兵首攻走马城。俞纵首战不到二十余合大败。左右劝俞纵退军曰:“今韩晃之兵,十分精锐,与战不利,不如退回宣城,另作良图。”俞纵以刀砍案曰:“吾受桓侯大恩,本以死报,吾之不可负桓侯,犹桓侯之不可负国也!有再言退兵者,定按军法!”言讫,即驱兵出战。俞纵亲自与韩晃力战五十余合,体力不支,被韩晃斩于马下。

明崇祯元年进士、徽州人金声《兰石山赋》曰:哀晋室之多难,遭作逆于苏峻。望廷尉于山头,逞长驱而迳进。时则内史桓侯,出刺宣郡;痛王师之既败,纠义旅以自奋;既洒涕以屯泾,宁忍辱而通问。尔乃誓众分守,遣将俞公,勇飚于外,义激于衷。凭山谷以抗据,适韩晃之来攻,矢捐躯而致命,叹负侯之不忠。立芳名兮千载,怀将军兮英风。

明《洪武宣城志》记载:今兰石有俞将军墓,石人石马犹存者。桓公后又为泾之土神,宋敕封英烈王,纵封灵惠侯。

有关走马城(又称“桓公城”)的位置。清嘉庆《宁国府志·舆地志》(古迹下,旌德县)记载,桓公城,在县北五十里,地名兰石。按:桓公城诸旧志俱载入泾县,即《洪武志》于泾县亦载之。以其地向属泾,后改属旌,而书相沿未改尔。考旧县志云,旌自唐时始置县,晋时邑与兰石俱同属安吴,后省安吴入泾,又析泾置旌邑。今兰石距旌西北窄溪,土名兰石坑,在倪家村西与泾交界,有俞将军墓碑,泾县知县陈大绶,旌德知县张时献同立。则当日桓公设城,命纵拒守,亦即在此无疑。盖由旌本泾析,而兰石坑仍距泾境不远,故《洪武志》两载之,今亦两存之。



为俞之道,漫漫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05:41 , Processed in 0.09541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