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論壇 版友讨论区 宁俞是俞氏先祖?--知俞先生
查看: 47|回复: 0
go

宁俞是俞氏先祖?--知俞先生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9 19: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44, 44, 33, 1, 'yujialin', 3,
'宁俞是俞氏先祖?--知俞先生', 1197262729,
'宁俞是俞氏先祖? \r\n\r\n但是俞纵之前的俞氏情况如何呢?我要借助绍兴“十族俞”俞昌泰的线索了。“十族俞”的俞昌泰先生,曾有过一篇文章。是他的堂叔俞斯昭先生、俞斯昴先生曾经提起, “十族俞”先祖为卫国的大夫宁俞,因避难改姓俞,以宁俞的名为姓。 \r\n\r\n俞家骥其人 \r\n俞斯昭、俞斯昴先生是大名鼎鼎俞家骥的公子,俞家骥字涵青,清光绪三年(1877)出生于绍兴,俞亨宗的二十四世孙。成年后,俞家骥负笈京师,入国子监求学,成绩优秀。他被分派到山西垦务总局去任文案兼提调。  \r\n进入民国以后,俞家骥开始得到重用,先后出任过山西省阳曲、榆次、临晋、大同等县的知事。所到之处,政绩斐然。1925年,他被提升为雁门道道尹。其时,阎锡山为了宣扬自己的政绩,筹划编纂《山西省政务全书》,听说俞家骥文笔很好,就在1927年调他去担任全书的总编纂。俞的才干很快就得到阎的赏识,1928年,蒋介石委任山西军阀阎锡山(时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平、津卫戍总司令,晋、冀、察、绥4个省区及平、津两市,不久即将俞调到北平,留在他的身边,成为阎的头号亲信幕僚,凡阎锡山不在北平时,所有公文来往,俞都可代阎代拆代复。俞出门时有专车,车号为002号(参谋长为003号),足见俞的地位与身价。世称民国第一幕僚。  \r\n  北平成立了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黄郛(也是绍兴人)。黄知道俞的才干,硬要拉他去该委员会兼职,于是俞家骥又成为政务整理委员会的秘书长。后来政务整理委员会完全被亲日派所控制,俞家骥毅然辞职,去当北平图书馆馆长兼大陆银行北平分行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俞被推荐为北京浙江会馆财产管理委员会第一、二、三届主任委员,1956年后,俞家骥被中央人民政府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直到1968年因病去世,享年91岁。 \r\n俞家骥的学问很大,不但从政,而且也是古籍目录专家和历史学家,专攻西北历史和西北志史。他又是俞氏家谱的热心人,上世纪30年代,回绍请人修潭底俞氏家谱。他又执掌国家级的北平图书馆。应该对掌握宁俞的很多资料,而且对自己的儿子提起,俞斯昭和俞斯昴又把口碑传给了俞昌泰。而且应该在潭底俞氏家谱中有记载,问题是潭底俞氏家谱也散失了。修谱完成后,一部携至北京,现不知所终,一部留祖宅,毁于文革期间。 \r\n\r\n从武子俞说起 \r\n由于俞纵以上俞氏的祖先情况已是空白,所以俞昌泰所提供的俞家骥的看法,是一条研究俞氏历史的重要线索,而且是唯一的线索。对此我的研究如下: \r\n宁俞,春秋时卫国人。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的宁武子。卫文公、卫成公时大夫。卫国多昏君,但宁武子却是出类拔萃,卫成公无道为晋国所攻,失国后奔楚国、陈国。如丧家之犬。兵马为晋侯所控制。但宁俞不避艰险,周旋其间,卒保其身。 \r\n据《姓氏急就篇?注》及《姓氏考略》所载,文王之子卫康叔之后有卫成公,成公封其子于宁邑(今河南修武)。宁俞的先祖是周文王姬发的第九子康叔的后裔,而康叔是周武王姬诵的九弟。 \r\n宁俞一族,九世为卫国的卿相,地位显赫,史书对宁俞是这样记载的:“俞,庄子速之子,济成公於晋难。谥曰武子”。所以史书把宁俞又称为宁武子、武子俞。“武子”是他死后的的谥号,“俞”本是他的名,但这里又象是姓了。 \r\n宁俞死后,他的儿子宁相、孙子宁殖、重孙宁喜继而为卿相。公元前559年,卫国的卫献公得罪了大臣,上卿孙林父和亚卿宁殖发动了政变,推翻了卫献公的统治,改主卫殇公为君。宁殖死后,卫献公派人找宁喜谈判,要求他废黜卫殇公而拥戴卫献公,并以复位后让卫献公独掌国家大权为条件。宁喜犹豫再三,同意卫献公复位。这就是成语“举棋不定”的由来。公元前546年,复位后的卫献公终于对宁氏家族下毒手了,派公孙免余追杀宁喜全族和他的亲戚石恶。宁氏从此灭族。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天下大乱,卫国外患不断,内讧频发,国君一代不如一代。宁氏作为一国贵族,九世担任卿相执掌朝政,地位显赫达二百余年,最后也没有挽回卫国的颓势,自己也在大族权力斗争中遭遇灭族的悲剧。 \r\n但还是有漏网之鱼。宁氏家族的宁戚在齐国任大夫、宁越在赵国当谋士。 “子孙在齐者,或留北海,或迁河东”。四散逃离。漏网在陕西的宁氏改姓为“嬴”。残存在卫国的宁氏后裔从“俞,庄子速之子”和“武子俞”受到启发,改为俞姓。这大概就是俞家骥先生认为先祖为卫国的大夫宁俞,因避难改姓俞的由来。 \r\n当初卫国的封地在河南濮阳,前几年,还发掘出卫国古都的遗址。从濮阳一过黄河,就是山东了。而五峰俞氏的始祖俞庄就世居山东青州金岭下梅径村青社里,那里是古代齐国的地疆。 \r\n关于这一段历史,可以参见河南社会科学院刘祥南教授的《春秋时期卫国宁氏家族的兴衰》一文。如果这一命题得到解决,所有汉族俞氏都可以归并为大统一宗。', '122.88.22.210', 0, 0, 0, 0, -1, -1, 0, 0, 0, 0, 0),
为俞之道,漫漫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14:39 , Processed in 0.12376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