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論壇 宗亲新闻动态交流 赵清阁笔下的俞珊
查看: 5039|回复: 1
go

赵清阁笔下的俞珊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5: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文⊙彦火(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

梅兰芳:“俞小姐表演细腻感人,我也不如也。”

大地春回送岁寒,人事桑沧奈何天;

忭喜百花获解放,堪惜高艺遭摧残!

倾听北都莺歌舞,不见南国一琼珊;

魅魑嫉才忍相害,音容渺茫泪阑干!

上述的七律诗,是赵清阁写于1977年粉碎四人帮之后,题目是《新年闻歌有感》,除了抒发当时欢忭的心情外,还缅怀在文革中受迫害的戏剧明星——俞珊女士。

我在为赵清阁编香港版《沧海泛忆》,她写的《南国琼珊》特别感人。我读罢后掩卷良久,不能自已。

俞珊(1908-1968),民国名媛,著名女星,出生于浙江绍兴。俞氏家族是世代书香之家,先祖俞文葆,在湖南做官,其长子俞明震,是晚清著名文人,曾是鲁迅的老师。

俞明震的长子俞大纯,是俞珊的父亲,早年被热血青年刺杀身亡。

俞珊的叔叔俞大维,是闻名的弹道学专家,中国大陆原子弹、氢弹之父钱学森的老师,他后赴台湾任国防部长。

俞大纯遗下俞珊和弟弟俞启威等六个子女。

俞启威(后改名黄敬),早年曾与李云鹤(江青)相好,后来仳离,与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妹妹范瑾结婚,曾任天津市第一任市长兼市委书记,中共第一任机械部部长。

关于江青与俞氏姐妹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

江青乳名李进孩,上小学改为“李云鹤”。李云鹤在山东省实验话剧院学习时,结识了当时颇具社会声望的剧院院长兼青岛大学教务长赵太侔。赵太侔太太是俞珊,为当时中国话剧界的明星。学过一段时期话剧表演的李云鹤,引俞珊为偶像,经常去看望、请教。在赵家,李云鹤邂逅了俞珊的弟弟黄敬,黄敬当时是青岛大学物理系的学生。

“九一八事变”后,黄敬成了学生运动中的活跃分子。那时,李云鹤和黄敬已从热恋转而同居。经党员黄敬介绍,李云鹤也于1933年2月正式加入中共,时年19岁。

黄敬对李云鹤一往情深。李云鹤虽不为俞氏家族接纳,黄敬对李云鹤感情却矢志不移。

后来李云鹤赴上海,改名蓝苹,与影评人唐纳相爱,公开同居。1936年4月,在杭州六和塔下,由沈钧儒证婚,蓝苹与唐纳、赵丹与叶露茜、顾而已与杜小鹃等三对夫妇,举行了集体结婚仪式。然而不到一个月,蓝苹就与唐纳闹翻。

不久,蓝苹再遇黄敬,旧情复发,曾一度与唐纳分手,不久又复婚,后又跟已有妻室的电影导演章泯秘密同居,蓝苹的朝三暮四,使黄敬心冷,只好另择伴侣。

俞珊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少时就读天津南开女子学校,后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上世纪20年代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

着墨其京剧表演艺术

俞珊拥有优良的学历,精通英语,热爱戏剧,才色艺兼备。后被田汉邀请入当年的著名戏剧社,成为南国社一颗璀璨的明星。

早年戏剧的女主角,概由男演员担纲,俞珊是第一位在中国话剧台上扮演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名剧《莎乐美》的女主角,从而一举成名。此后她还在田汉改编的《卡门》一剧,担任主角,活现一位具反抗精神的吉卜赛女郎的栩栩形象,备受称许。

过去见诸文字的,大都津津乐道于俞珊的话剧表演成就,赵清阁写的《南国琼珊》,着墨于俞珊的京剧表演艺术。关于俞珊在京剧的成就,过去罕人闻问,赵清阁无疑为我们补上这一页空白。

俞珊后期舍话剧而专攻文武花衫,师从京剧大家王瑶卿。王瑶卿特别宠爱俞珊,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倾心相授,还把自己的拿手好戏《贵妃醉酒》授予爱徒。

俞珊深得恩师真传,首次在北京粉墨登台演出的剧目就是《贵妃醉酒》,王瑶卿亲莅撑场。京剧大师梅兰芳也出席观赏。

散场后,梅兰芳对俞珊演出,甚为激赏,称赞道:“俞小姐表演细腻感人,我也不如也。”

这也足证俞珊京剧表演的功力。赵清阁在这篇文章指出:“我觉得她表演的成功,与她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分不开,她早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女子中学,中外文基础都不坏,看了许多中外文学戏剧的作品,这对她的表演艺术起了辅助作用。”

为其《贵妃醉酒》陶醉

俞珊的《贵妃醉酒》遐迩闻名。40年代初,由郭沫若领导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发起为前方战士义演,还特别邀请俞珊演出《贵妃醉酒》。
赵清阁写道:当时俞珊已经三十开外了,而她在表演杨贵妃醉酒的前、后、左、右的“卧云”身段时,还能曲伸自如,舞姿婀娜;贴切地表现出贵妃的醉态娇媚,也表现出内心的幽怨与骄矜;配合上婉转动听的大段四平调唱腔,使得观众也不禁为之熏熏然。演完以后,掌声雷动,我和田老师也不住地热烈拍手,直到闭幕散场了,我们还一个劲的拍手。安娥(彦按:田汉夫人,剧作家)指着我们笑道:“你们倒是真醉了!”一点不错,我们为俞珊的精湛表演艺术而陶醉了!

尔后,周恩来也曾邀请俞珊为解放区演出首本名剧《贵妃醉酒》。

赵清阁笔下的俞珊,才艺过人,为人热情豪爽。早年下嫁著名教育家赵太侔,长她十多岁,后来离异,“和一位京剧爱好者结了婚”。

30年后,已在上海崭露头角,在文革摇身跃升为“文化大革命旗手”的江青,为了杀人灭口,开始对昔日影剧界的旧相好、同事,进行了诛杀、清算。

文革刚开始,田汉便被打成“黑帮分子”,被关进秦城监狱,最后不堪折磨病逝。1966年俞珊遭到抄家,1968年被迫害致死。她的前夫赵太侔同年在青岛投海自杀。她的弟弟黄敬,早于1958年在广州“突然病逝”。

俱往矣!正如倖存者赵清阁在七律诗的末句所云:

魅魑嫉才忍相害,

音容渺茫泪阑干!

让我们为一代艺人俞珊一掬同情之泪!

(注:文中小标为编者所加)

写散文要富诗意,

作新诗对写散文有帮助。

散文无论抒情

或叙事,都必须

辞藻优美、精炼。

然而更重要的是,

诗与散文都应言志,

不要空洞无物。

——鲁迅勉赵清阁
http://www.zaobao.com/forum/para ... 206-556766/page/0/1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6-2-7 14:58 |只看该作者
一代才女,悲剧终了
为俞之道,漫漫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02:24 , Processed in 0.10448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