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論壇 著作研究 原创地带 一幅假画开了历史玩笑(附图片)
查看: 3597|回复: 0
go

一幅假画开了历史玩笑(附图片)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02: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2288, 46, 1026, 1, 'yujialin', 3, '一幅假画开了历史玩笑(附图片)', 1214201657, ' http://web.peopledaily.com.cn/haiwai/9711/21/newfiles/g1061.html   \r\n李琳  \r\n    1 9 6 3 年2 月1 9 日上午,河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韩绍诗(现已退休)收到商丘地区商丘县城关镇古董商郝心佛寄来的一幅雪芹先生画像。   画像是一本册页的一页,可对折成两扇,纸面已经发黄。右扇画着一个席地而坐的中年人,身着长衫,足蹬麻鞋,左腿平盘,右腿曲竖,左手支地,右手平抚右膝,显得风流儒雅、闲情逸致。画像左上方题有字,画像的左扇是与曹家有世交的清代乾隆年间两江总督尹继善亲笔写的两首诗,字迹是明末清初非常流行的董体。册页的背面写有一行小字:“清代学者曹雪芹先生小照,藏园珍藏。”   看完画像,韩副馆长和其他馆中领导惊喜万分。谁都想一睹天下第一才子曹雪芹的仪表风采,无奈曹先生的画像从未现世,此次所得“雪芹先生画像”,如果是真,乃稀世之宝。河南省博物馆于得到此画的当天,即给卖画人汇款1 0 元人民币,以示酬谢。   时值曹雪芹逝世2 0 0 周年,红学界正准备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之际,河南省博物馆得此画像,自然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关注。   1 9 6 3 年春末,红学研究会会员、上海文化局副处长方行将一张翻拍照片寄给北京的红学研究名家周汝昌,请他鉴定真伪。周汝昌经过一个多月的多方考证,认定此画中人是曹雪芹。8 月1 7 日,周汝昌以《关于曹雪芹画像的重要发现》为题,在《天津晚报》上首次向外界披露了河南省博物馆这一重大收藏。   发现曹雪芹画像的消息也惊动了中央文化界领导。郭沫若于1 9 6 3 年8 月1 日,给河南省博物馆写信,希望得到画像照片并借看原件。郭老收到画像后,于1 9 6 3 年9 月3 日给河南省博物馆写信,持否定态度,认为画中人“不是曹雪芹而是俞雪芹”。  \r\n     争论自此而起。自1 9 6 3 年至1 9 8 3 年,2 0 年间各界人士对此画像的真伪争论不断,各执一辞,莫衷一是。   为了辨清画像的真伪,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河南省博物馆与商丘县文化馆联合组成了“雪芹先生画像”调查组,自1 9 7 9 年冬至1 9 8 3 年春,经过大量访查、研究、分析,最终探明了画像的真伪。  \r\n  1 9 7 9 年1 1 月5 日,访查人员首先来到郝心佛家中,见到了这位售画人。时年8 0 岁的郝心佛见来人问及当年所卖的“雪芹先生画像”的来源,半闭着眼,要么闪烁其辞,要么沉默不语,问急了,他说:“画曾被陆润吾借看过。”   提起陆润吾,在豫东大名鼎鼎,人称“江北伪书画第一人”。1 9 7 9 年1 1 月7 日,调查组见到陆润吾。当年7 9 岁的陆正卧病在床,耳聋口哑。   当访查人员把“雪芹先生画像”展示在陆面前时,他神色立现惊异,先用颤抖的手捂着画像的头部做涂抹状,继而捂住画像左上方的题记连连摆手,从墙缝中取下张小纸条,拆露出“郝心佛”三个字,边点头边让访查人员看。   陆润吾的老伴向调查组解释说,老头子的动作意思是说画像的头部和题记有假,与郝心佛有关。   调查组再次找到郝心佛,把陆的哑语说给郝。郝听后,勾头沉默了半天,才说:“画像是我从旧书摊上购的,像就是曹雪芹。”   没办法,调查组只好拜访郝心佛的挚友、商丘县第一高中教师程德卿。程为人耿直且自幼喜爱书法,他反复观看画像后,指出画像上的题记系朱聘之所书。   在程德卿的反复劝说和调查组的多方查证之下,郝心佛终于在1 9 8 3 年1 月道出了隐藏2 0 年的造假经过。 \r\n   商丘县城有一家祖籍浙江绍兴的没落俞姓,1 9 5 6 年,因无钱供养儿子读书,家人就把祖传的一部书画册页拿到县邮局门口卖。此画册原是俞家的祖先清朝乾隆年间篆刻名家俞瀚之物。俞瀚,字楚江,曾当过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幕客。   当时在商丘县邮电局门口摆书画摊并代人写信的郝心佛见到俞家所卖之物后,认为有收藏的价值,就以一斗米的价钱买下。   1 9 6 2 年春,郝心佛生活困窘,就想把所购之物出售。由于俞楚江名气小,怕卖不出大价钱,郝就找到朱聘之商谈作伪。朱劝郝伪称曹雪芹的画像,并解释说,曹雪芹的画像从未现世,曹又与尹继善同代,两家又有交往,且红学正热,这样一来不会被识破,二来也能卖个好价钱。随后,朱聘之在俞楚江头像的左上方写了题记,又让郝请来陆润吾伪刻了两枚印章,并印上陆所藏的清代印泥。后来,朱、郝、陆三人又从历史资料得知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而画中俞楚江却“身瘦头俏面白”,就让陆润吾拿笔涂抹,使俞楚江“头广而色重”。   “雪芹先生画像”伪作后,郝心佛曾想寄到北京卖,但怕北京懂行的人多被识破,就于一年后寄给了河南省博物馆。   几天后,接到河南省博物馆汇寄的1 0 元钱,郝心佛分出5 元交给朱聘之。朱接过钱后,上街买了5 个白蒸馍,边吃边递给郝一个。郝看着朱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大笑说:“你的恶作剧,从此天下多事了。”   为了进一步验证,调查组又找到当年卖此画的俞家后代。俞楚江第八世孙媳井氏见到画像后,说此画确系她卖,并说卖此画时,头像左边没有字。   至此,这宗开了历史玩笑的大骗案,终于真相大白。鉴于在特殊年代出现的特殊情况,造假者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有趣的是,购此假画像的河南省博物馆也没有索要那1 0 元钱。   介绍完这段“红学公案”,韩绍诗老先生特意取出珍藏的“雪芹先生画像”复印件告诉记者:“此画像虽然不是曹雪芹的,但它却是与曹同一年代的俞楚江的,对研究清乾隆年间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更何况此画历经风波,记载了一桩‘红学公案’,它现在的身价绝非1 0 元人民币可以买到的。”   本文转载自《收藏》杂志1 9 9 7 年第十期,有删节。 \r\n  下图: 郭沫若关于“雪芹小像”给河南省博物馆的信   《海外版》(1 9 9 7 1 1 2 1 七版)   ', '122.88.21.142', 0, 0, 1, 0, 0, -1, 0, 1, 0, 0, 0),
为俞之道,漫漫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13:05 , Processed in 0.10458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