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搜索
中華俞氏宗親論壇 論壇 著作研究 原创地带 俞得鲤和《上虞崧城俞氏家乘》-吕 山
查看: 4383|回复: 0
go

俞得鲤和《上虞崧城俞氏家乘》-吕 山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俞得鲤和《上虞崧城俞氏家乘》

2009年06月26日 09:17:23  中国柯桥网 [  ][打印


    癸卯刊《上虞崧城俞氏家乘》,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俞彦彬最后一次续修,历世整整一个世纪有零,是至今犹能见到的完整的俞氏宗谱之一种。谱为版刻本,分装金、石、丝、竹、匏、革、土、木八册。第一册金集有清末著名学者俞樾撰《崧城俞氏续修谱序》。综观全谱,体例规整,记载详明,自一世至四十四世,血脉清晰,房派井然,堪称上乘。
    从本谱历代修谱序中可以看出,崧城俞氏修谱早于明代二十四世俞尚禋,到明末三十世俞逢明纂辑成稿,入清又迭经五次续修,分别为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三十一世俞得鲤,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三十二世俞兰生,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三十六世俞一椿,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三十六世俞赤文,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三十八世俞彦彬。其中三十一世俞得鲤历时十年,花费心力最巨。
    有专家称:“宋代以后的谱牒学历史,主要是民间私家修谱的历史。”自北宋欧阳修首创《欧阳氏谱图》,他设计的序、图、传三者组合形式,成为后世官民效法的范本。俞氏宗谱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因恰有十六世俞亨宗,是七世祖俞■后裔,南宋时官秘书监,利用掌握职官档案的机会,为他本族“搜葺先贤遗帙,绘影列图,集成一卷,题其首曰《俞氏家乘源流》”,实即俞氏谱牒的雏形。俞得鲤纂修崧城俞氏家乘,已经注意及此,采用欧式,注重文献,如辑录前代修谱序时他说:“异姓名公序志,笔不胜录,然非泛论宗谱则为俞氏侈陈显贵耳,非请序意也,今第择其切实简要有益厥谱者,间载一二篇以概大略。”他选入的是同郡放翁陆游所撰《俞氏家乘源流叙》,兵部尚书张琳序。他们和俞亨宗是同时代人,又同在朝为官,伪托的可能性较小。清末学者俞樾对此表示首肯,说:“俞氏世传出于黄帝之臣俞鲋,遐者难言之矣。”因为历来谱牒追踪祖先,每每把传说作为世系,其不可靠性显而易见。俞樾年轻时为了寻祖觅宗,曾花大力气把二十四史中的俞姓人物一一加以摘录,结果“遥遥华胄无从考”,无功而返。因此他也认为本谱以山东青州俞庄为鼻祖,世系源流,确凿无疑,这样的家谱才是可信的。从中他还寻到了久觅不得的祖先,备生亲切之感,故欣然为之作序。现下人但知“德清俞氏”,其实根在新昌,派出上虞,这一点恐德清后裔未必能详。当然俞樾所见为俞彦彬续修谱,但癸卯本的基础却是俞得鲤所奠定的。
    俞得鲤,字天赤,谱名历二,宗谱行传称他“幼奇颖,善属文,年十三应童子试辄冠一邑,十八补弟子员”,然则“乡试屡蹶”,“晚游京师,满汉巨公重其文争延之幕”,“竟以不得志于时,郁郁而卒”。晚年他因见“族祚中衰,谱牒散失”,遂毅然肩起重任,“旁求博访,溯委穷源”,终遂“千年谱牒付箕裘”之愿,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大贡献。
    在《合修宗谱镌板叙》一文中,俞得鲤自称“十年而不成叙”。族兄俞嗣祺认为已经上佳,称赞俞得鲤“寒不辍笔,暑不停编,殷殷恳恳,惟恐不逮,可谓诚矣”,“上指一世青州,剡邑源远流长,可谓尽矣”,“于有据则进之,于无稽则去之,讹者正而疑者缺,可谓难且慎矣”,“遍走吴越宗支,广询博访,采葺诸编,而缀旒百族,可谓劳矣”,“世系分明,条理毕悉,或针联而丝贯,或棋布而星陈,可谓详矣”,从多方面给予俞得鲤及其成稿以褒扬和肯定。俞得鲤听族兄一席话以后,仰而叹,俯而慨,曰“嗟乎谱,嗟乎谱。”在他看来,谱似已成,但一世祖青州金岭梅径之乡犹有在乎?睦州而下清风高节,脍灸人口,是否会有遗漏?又,吴越纷如,中州阙如,台温婺歙宅舍里居,心摇摇而莫之抵,又怎能言遍?所以他认为“足迹未遍,全书尚远。”族兄俞嗣祺则恐迁延岁月,变生不测,故而一再催促刻板。不幸而为他言中的是,谱未付梓而俞得鲤溘然谢世,葬七都高家屋侧西麻池。家乘称他“优于文,好读书,淹通今古,居于乡,以宗谱为己任”,可谓的评。
    《上虞崧城俞氏家乘》所以传承有序,在于历代接续不辍。据二十四世修谱人俞尚禋称,本来“由崧城溯百官,由百官溯新昌,随在皆昌,靡不有谱,而我崧城谱,自学士以来,玺书敕赞,代有褒嘉,惜元至正元年亡于火而不可得,所赖草谱犹有存也。”所以二十四世俞尚禋实在是救旧谱于劫火的第一人,其时还在明代。旧时续修宗谱,以六十年为一周期,然三十世、三十一世、三十二世不间断三次重修,原因何在?原来至俞逢明自俞尚禋已历六世,旧谱“芜秽不葺矣”,被称为豆亭先生的俞逢明怆然而起。三十一世俞得鲤是他的族侄,也是由他授业的弟子,时俞得鲤“见先生宛转竹窗下,手一编不辍,问之曰:此何书也?先生曰:吾宗谱也。”俞得鲤年幼还不知谱为何物。先生年老时,把未竟之业交给了俞得鲤,郑重地告知曰,此上续百世之由来,下思继显于无穷,亦孝行也。俞得鲤由是倍感受托之重。初接手,坐先生西楼四年,亲聆先生指授。其实俞得鲤所花功夫,已远超族叔豆亭先生。族兄俞嗣祺即俞逢明子,亲见俞得鲤十年苦辛,前面所说他的种种赞语,实在并无夸饰成份。至于三十二世俞兰生,是为俞得鲤长子,他由监生考授州判,因母老不仕,潜心修谱,以继父志。由是薪火相传,历三世终成全璧。《崧城俞氏家乘》所以有上佳质量,俞得鲤继往开来,功莫大焉。
http://zgkqw.zjol.com.cn/zhuanti/system/2009/06/26/010131367.shtml

来源:  作者: 吕 山  编辑: 尉晓华
为俞之道,漫漫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純文字版|中華俞氏宗親網 ( 苏ICP备09038417号 )

GMT+8, 2020-12-22 13:34 , Processed in 0.10550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Chinese YU VersionX1.5

© Since 2005 Chinese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