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0-11-20
- 注册时间
- 2010-11-29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0551
- 精华
- 164
- 帖子
- 1965
  
|
(3668, 44, 149, 0, 'yujialin', 3, '想起斗门-yuyunz', 1223516764, '分类:默认栏目\r\n2007.9.28 16:20 作者:yuyunz | 评论:2 | 阅读:353 \r\n | | 长假临近,总是想去外面走走,这样,长假之前的加班便会有颇多动力。\r\n 昨天和妈妈同时想到去四明山,妈妈还建议要不也可以去绍兴乡下走走,很久没去了。\r\n 说起绍兴乡下,博客中还留有一篇文章,现在脑中时时浮现的还是斗门那条老街。一时兴起,网上搜索一番,想不到有这么多关于斗门的报到。有一组网友自己拍的照片,记录了现任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的故居,居然和舅舅家同在一条街上。斗门还出了许多名人,俞氏家族在当地是个旺族,“近代名人俞大纯出生在今绍兴斗门镇,祖居“同兴里头”,由此破译了俞大纯的身世之谜。 俞大纯曾和鲁迅同时东渡日本,20世纪30年代初任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其子俞启威即是建国初期任天津市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的黄敬。 \r\n 据《俞氏家谱》载,俞姓人家自昭公迁居斗门已历600多年,聚族而居于汇头俞一带。据今健在的俞启乾老人称,他是光福的儿子,光润(即大纯)是他的“二叔”。祖父俞明堂中过举人,但他无意仕途,晚年在斗门老街开设“同兴银楼”,现住处因此称作“同兴里头”。 \r\n 又据《俞氏家谱》,俞氏近支辈分排列次序为“文、明、大、启、声、振、家、邦”。俞大纯往上父俞明堂,祖俞文英,往下子俞启威,孙 俞正声 (现政治局委员,湖北省省委书记);前台湾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和俞大纯是从兄弟。”除了俞氏家族,我刚刚给学生讲过的一位散文大家柯林也是斗门人。\r\n 看了一些关于斗门的文章,似乎觉得斗门作为千年古镇的开发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斗门要开发了,我是喜是忧呢?斗门,这个看似和我不怎么相关的江南小镇,却和我结下了绵长的情思。很多已经旅居海外或者在外地漂泊多年的旅人对自己的故乡念念不忘,时刻魂牵梦萦着,想着家乡的小吃,家乡的河水,家乡的浓浓的乡音。我并不是绍兴人,妈妈也只是在那里度过了16年的时光,在斗门也不过住了没几年。只是因为舅舅家在斗门,小的时候,大概每隔一两年妈妈和爸爸就会带我去斗门。以前去斗门,下了车总要走很长一段路,路的两边全部是山,有时还能隐隐听到炸药爆炸的声音。因为这些炸药,山的形状显得千奇百怪,小时候的我看这些山的时候,心里总会有小小的害怕。妈妈在旁边还会说,谁家的儿子放了学来这边捡石头,一枚炸药还没有爆炸,儿子就再也没能回去;谁家的爸爸,长年在采石厂工作,有一次挑了石头从山路上走,晚上他妻子就再也没有等到他……妈妈的这些故事就更让我对这些山充满了畏惧,觉得这山阴森恐怖。\r\n 古人送友,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我们走的路上就有一间短亭。记得有一年,我们三个人急着回舅舅家过年,可是等到傍晚下车时已经是大雪纷飞了。爸爸只得背起我拉着妈妈艰难往前走,可是后来雪实在太大,爸爸的脚步也有点迈不动了,幸好,前方出现了一个亭子,我们就在那里躲避风雪,我想,这是我平生经历过的最大一次雪,但我的印象也和纷飞的雪一样融化了。\r\n 现在过年,一点没有味道了,倒不是因为不下雪,而是因为这种气氛没有了。在舅舅家仅仅过了一次年,而那次是我印象中最有意思的一个年。舅舅家的房子的梁上挂了三五只篮子,我知道右边的篮子是装白米红枣粽子的,左边那个是酱肉棕,中间这个是装馒头的。两边舅舅一边腌了腊肉,一边挂着酱鸭。早晨起来,看到舅舅在灶前哼着小调,左手照例拿着一本武侠书,右手拿着铲子做我最喜欢的蛋炒饭。舅舅厚厚的镜片后面是一双迷茫的眼睛,雾气弥漫了他的镜片,武侠书应该是模糊不清的吧。\r\n 舅舅家的后门就是一条小河,有三级台阶通到小河中。一早河对岸的阿姨就在洗衣服了,那个捣衣声在清新的早晨空气中传得很远。舅舅家用芦花扫把,这是一种现在妈妈跑遍整个大街都买不到得扫帚。舅妈常常在家的河埠头用这样的扫把扫地,轻轻的刷刷声,扫走了昨夜的漏陈。和舅舅家 隔了两三间房子,有一座石拱桥,想必那时候我已经学过茅先生的《中国石拱桥》了,我总是把这座桥和赵州桥联系起来,想着制造赵州桥的工匠是不是借鉴了这座桥的工艺呢。\r\n …… …… ……\r\n |
| \r\nhttp://yuyunz.bokee.com/viewdiary.177478113.html', '122.88.22.49', 0, 0, 1, 0, 0, -1, 0, 0, 0, 0, 0), |
|